农管将从5月开始严查以下3类农民,务

农业综合执法主要针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以及食用农产品被污染等行为进行打击。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对违法违规者可以处以罚款以及没收或销毁违法产品等多项行政处罚。内蒙古在年的昆仑专项行动中破获了1起农资领域刑事案件,保障了农民和国家粮食安全。而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以及食用农产品被污染等违规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综合执法的重点对象。

一、生产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

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是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违规行为不仅耽误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浪费了土地等社会资源,其走私销售链条也极有可能威胁到粮食安全等重要领域。内蒙古在年开展昆仑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仅半年时间内就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起、警告22起、下架18种产品,并处罚款项万元。而根据《种子法》等相关规定,生产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的违法者将面临种子价值5倍到20倍不等的罚款。

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同样也受到法律的惩处。根据《种子法》等规定,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将受到罚款和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同样会受到农业综合执法的打击。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农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是可以处以以上0以下罚款,并没收销毁不合格的农产品。此外,也可以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对销售主体处以相关罚款。

不合格农产品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针对不合格农产品,相关部门将采取冻结、没收、销毁等处罚措施。

三、食用农产品被污染

化学药剂使用不当可能会污染食用农产品,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综合执法主要针对此类行为进行打击,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制定严格处罚措施。对农产品销售主体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药剂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可以对其处以以上2万以下罚款,并没收销毁被化学药剂污染的农产品。此外,针对化学药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当使用,相关部门还将增加监管和惩戒力度。

化学药剂使用不当会污染食用农产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可能造成直接危害,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0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