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约每8.5秒就有一个心血管病人死亡,死亡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血管堵住、硬化,其实是您在默默的喂养着血栓!
这几年来,我们生活变化太快了,物产丰富、吃得也好,重油、重肉的东西多了,这些东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坏胆固醇,一旦在血管中堆积多了,引发炎症,可能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时间久了,血管就会一天一天被我们自己给吃堵了……
30岁开始出现血管斑块
别为血管添堵
二三十岁开始,很多人已经有动脉粥样斑块,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只有堵塞70%才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如头晕、心慌、气短等。
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显示,在意外死亡提供心脏移植的供体中,从20岁开始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在迅速增加。30多岁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给血管添堵:
高油、盐、脂饮食
长期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饮食,饮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血脂浓度,增高脂类物质胆固醇的浓度,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
这种三高饮食也更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加快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运动缺乏
很多上班族坐得多,动得少。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里面的垃圾无法排出,在血管壁上逐渐堆积起来,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烟不离手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喝酒过度
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脂代谢影响着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类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眼睛不好的赶紧看看,10w人验证的明目方法,戳下方视频,马上观看▼▼▼▼▼
40岁之后斑块易破裂
引起梗塞血管
随着年轻时血管中物质的沉积,步入中年以后的40多岁,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迅速增加。
压力大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颇有压力。据南加利福尼亚大学jamesh.dwyer博士两次为期18个月的调查显示,工作压力较大的男性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而压力等因素也更容易导致血管中的斑块破裂。
腹部肥胖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影响肝脏脂类代谢,同时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更容易使得血管堵塞。
酒不离手
人到中年,酒不可贪多。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
那如何才能让血管保鲜呢?看看这几种血管“保鲜剂”吧。
1号保鲜剂——“酸味”水果
酸枣、葡萄、猕猴桃、山楂、柠檬、乌梅、橘子等口感酸的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往往比较多。
维生素C能保护血管,有助防止细胞癌变和细胞衰老,增加身体抵抗力。
2号保鲜剂——“排盐”食物
据研究,全球每年因为吃盐过多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病例多达万。因此,要想保护血管,除限盐外,还要适量吃点“排盐”食物。
比如黄豆、黑豆、红豆、香蕉、杏仁、燕麦、糙米等,都有助排出体内过多的钠离子,减少盐过多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3号保鲜剂——全谷杂粮
糙米、荞麦、燕麦、红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有助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
糙米燕麦红豆粥
侯老师给您推荐一个能降低胆固醇的、让血管保鲜的粥——糙米燕麦红豆粥。
准备食材:
薏米克、红豆克、糙米克、辅料燕麦50克。
具体做法:
1、将薏米红豆糙米放水里泡2小时。
2、电饭煲锅中放入一半多的水,加入红豆薏米糙米。烧到开,开盖烧20分钟。加入燕麦烧5分钟;关火保温。盖上盖子闷。
3、闷半小时后拔掉电源即可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