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无糖气泡水成为很多减肥人士的首选。
无糖气泡水的出现,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终于有了一款零添加的饮料出现,能放心喝了。
其实,不仅是无糖气泡水,越来越多的食品在标榜自己属于零添加食品。
零添加,真的更健康吗?食品中的添加剂,难道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01真能做到零添加吗?
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饮食中无孔不入,涉及到饮食的方方面面。虽然有商家宣称自己的产品属于零添加食品,而所谓的零添加,只不过是商家的宣传噱头。
比如有些商家宣称自己的酱油没有添加防腐剂,而实际上这些所谓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的酱油,却添加了高于普通酱油的食盐。
图片来源pexels
火热的零糖零脂零卡无糖气泡水,虽然没有糖没有脂肪也没有热量,但并不代表真正的零添加。这种无糖气泡水,添加了赤藓糖醇。赤藓糖醇是甜味剂的一种,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品添加的触角无处不在,想要避免食品添加剂,实在是太难。
02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一说起食品添加剂,很多人谈之色变,把食品添加剂与有害物质划等号,认为只要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食品就变得不再是放心食品。
而出现这种情况,也与最近十几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些食品安全问题,是属于违规添加工艺添加剂或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引起的事件,只不过被消费者笼统地归为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问题。
一锤头下去,添加剂就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如果你把那些令人憎恶的有害物质等同于添加剂,将罪过都推到添加剂头上,却是对食品添加剂天大的误解。
实际上,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进步的标志之一。食品添加剂的出现,让食品的色香味和保质期有了很大的改变。
图片来源pexels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食品安全法》中有明确的规定,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通过相关法律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食品添加剂存在的本意,是为了保障和提高食品的品质。
在今年晚会中被揭露的瘦肉精问题,就是属于违法问题,国家已经禁止把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使用。
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虽然提高猪肉的瘦肉率,但是会产生对于人体有害的影响。养殖户明知问题的严重性,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违法使用瘦肉精,这样的做法就是非法的。
图片来源pexels
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要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被视为现代食品工业催化剂和基础的食品添加剂,也有着“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之称。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了重要意义,比如食品防腐剂可以防止食物腐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甜味剂可以减少糖的食用量,增强食品的甜味;膨松剂可以让食品更加蓬松,改善食品的口感。
0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上市之前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审批手续,在这些繁琐的手续中一个关键环节叫做“毒理学试验”。
这个试验是对于添加剂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进行相关的动物试验。通过这个试验求得一个对于人体的无害剂量,再将这个无害剂量缩减至原来的百分之一到五百分之一。
在确保人体长期食用后也不会产生安全隐患的前提下,食品添加剂才能获得上市批准。对于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和剂量内使用,对于人体是无害的。
而且,食品添加剂并非是只出现几十年,有些食品添加剂早在千年之前已经开始食用,只不过可能被我们当成了一个习惯而忽视了。
比如卤水豆腐,其实卤水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作为凝固剂使用;小时候做老面馒头中要使用的食用碱,就是为了改善老面馒头的酸味;而我们从小就吃过的钙奶饼干,添加的钙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增加饼干中的钙含量。
图片来源pexels
如果没有了食品添加剂,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饮食会变成什么样子——原来松软的馒头不见了,取代它的是硬邦邦的馒头等等。
食品添加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原因在于不法商家的违规使用。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这类物质,并不是属于食品添加剂,不能因为违法添加物带来的危害,而直接否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医学统计显示,微生物污染和营养不均衡,才是食品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当今食品添加剂研究的新趋势就是向着天然营养、多功能方向发展。
科学看待添加剂,它是天使还是魔鬼,答案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不要因为所谓的零添加而冤枉了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