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有艺术价值的水仙盆景,不仅需要精雕细刻,更重要的是养育得法,否则便会前功尽弃。水仙花的水培,首先要创造适合水仙花生长的环境条件,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已讨论过的水仙最适生长条件:12~18℃的气温与充足的阳光,在这样的条件下,加上人们的细心呵护,水仙一定能根肥花壮,株形挺拔。
一、水仙的水养过程
1.鳞茎浸洗
水仙球如不经雕刻,上盆前应去除鳞膜、剥去外部干缩的鳞片、清除老根和泥土。
然后,需浸泡清洗2天(雕刻后的水仙也需如此)。浸泡务必值鳞茎浸人水中(蟹爪水仙应使伤口向下)。浸泡1天后将粘液、残存污泥、残根及枯皮除净。为了保证根系迅速生长和防止伤口变黄,用脱脂棉或纱布盖住鳞茎伤口及鳞茎盘,并将棉花或纱布垂人水中,以吸水供应刚萌发的根吸收、生长。
鳞茎雕刻后须经浸泡处理,浸泡有三个用途:一是便鳞茎充分吸水,促使鳞茎不定根及鳞茎芽萌动;二是促使鳞茎里的粘液溶化排出,以免污染鳞茎伤口及养育水质;三是浸泡后易于清除鳞茎表面及根盘的污物。经浸泡的水仙鳞茎玉白,叶芽嫩绿,特别清新可爱,极有观赏价值。
(1)用具雕刻鳞茎的浸泡,可用一般的桶、盆、池作为容器,容器的材料为木、陶、搪瓷、塑料等,忌用铁器,铁锈会污染鳞茎伤口创面,容易发黑腐烂。
(2)水质应采用无污染的井水、雨水或河水,若自来水应经2~3天的澄清后方可使用。
(3)浸泡鳞茎下水时,伤口朝下,由于鳞茎比重小,会浮在水面,若一次浸泡数量较多,应将鳞茎逐层放好,上面用木板稍压.浮力若太大,可在木板上加放重物,使全部鳞茎浸泡于水中,充分吸水。浸泡时间一般为1~2天,中间换水1~2次。浸泡时间到后,将鳞茎捞起,逐一用清水将鳞茎伤口与外皮洗净,用手指或竹片将鳞茎伤口上剩余的粘液及根盘上的残根刮净。浸泡后的水仙叶片及花苞很脆,移动或整理时,一定轻拿轻放,小心谨慎,避免折断花苞,叶片或新根。
2.上盆时鳞茎放置
上盆放置的方式有仰置、竖置、倒置和俯置。仰置是雕刻伤口的一面朝上,根部朝向侧方,适合于“蟹爪水仙”的造型,使花、叶覆盖在伤口之上。竖置即正置,就是叶、花向上,根部向下放置。适合于“玉壶春色”的造型。倒置是把雕刻的水仙鳞茎倒过来水养,即叶向下,根部朝上放置。如“玉象驮宝”,为了显示作为象身的鳞茎,就要倒置水养,则鳞茎的芽弯曲向上方,形似象鼻。倒置水养一定要注意用脱脂棉盖住鳞茎盘的根部,并使棉花下垂盆中,以吸水养根。俯置即反置,将伤口的一面朝下,未伤的鳞茎一面朝上。如“横行螃蟹”造型,将完整浑圆的鳞片面朝上,如同蟹壳,而卷曲的花梗、叶片向周围横生,似蟹爪。
但是,凡俯置水养者,应防止花梗及鳞茎莓烂,办法是将鳞茎垫高,使其离开水面,只让根部下垂入水,或靠棉花包住根部下垂人水。
3.盖棉
鳞茎经浸泡后,底部根点萌动,有的可长出2~5毫米的新根。新根非常幼嫩,不能失水,一旦失水时间稍长,或遇阳光直射,立即干瘪死亡。水仙根属须根,一旦死亡,不可再生。因此,用脱脂棉覆盖鳞茎根盘部位,可保持新根湿润,促进其生长。浸泡后初期,盖棉不必盖及鳞茎切口,待3~4天后,伤口收僵,再用脱脂棉盖严密。初期若太早盖棉,伤口不易愈合,反易腐烂;太晚盖棉或不盖棉,日晒、灰尘沾染,发黑发僵,有损外观。
4.养育
初期可用有沿粗盆水养,一般造型将雕刻好的鳞茎从后壁平放于盆底,保持水面约2~3厘米高,盆水若过高,浸过雕刻创面,会引起腐烂。根盘覆盖有脱脂棉,盖棉与盆底水分相触,水分沿盖棉上升至根部供给根部生长需要。叶与花梗经适当雕刻,基部两边生长不平衡,产生卷曲扭转。在养育的过程中,根据生长背地性原理,可随时调整鳞茎摆放的位置,加上及时、适当的修刻,使可培育出所希望的造型。待养育15~20天以后,水仙基本定型,此时便可用利刀修整,加上绳绑点缀,然后上盆定植。定植时依前述的选盆原则或自己的喜好,选用称心的花盆,盆中可垫贝壳、细沙、小卵石,或配以水石盆景,既美观又起固定作用。
5.水分管理
鳞茎定植后,即可加水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防止水面高过雕刻创面,避免叶芽、花梗因伤口浸水腐烂,造成掉花、掉叶。在水养的开始几天,因叶片与花梗的雕刻创面伤口尚未愈合,新根刚刚萌发,鳞茎应先置于避日光处或适当遮荫,每日换水一次,保持培养水质的清洁。冬季睛天,空气的湿度较低,刚刚刻出的叶芽、花芽幼嫩,极易干枯,故应经常喷水,保持养育处的空气湿度。培育3~5天后,叶片和花梗的创面逐渐愈合,叶片由嫩黄转为碧绿,须根也长至2~3厘米,可将鳞茎转移至阳光底下或撤去遮阳网。以后可完全在日光下培育,光照促进水仙植株矮壮。水养初期必须天天更换清水,水面应在伤口之下。如自雕刻后浸养至开花需时一个月,则前半个月每天换水一次,并喷洒清水1~2次;后半个月,每2天换一次水。置阳光充足处,水养至开花时即可置于厅、堂或展出。此时仍应每天移出照射一定时间的阳光和经常换水。当室温度超过20℃时,易出现“哑花”现象,应予注意。
水仙的水养花期一般只有10~15天。如气温高,花期更短。
《花镜》、《广群芽谱》中有用盐水水养的记载,于花苞裂开之前,在水中放少许食盐,花期可延长2~3天,也可采用降温办法延长花期。
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花瘦叶黄、株形涣散。在寒冷地区,夜间应移入室内或覆盖塑料荫膜保湿防冻。培育的最低气温不能低于5℃,防止冻伤。气温较高时应天天换水,气温低于10℃可隔天换水。换水时,要将盖棉取下,用流水洗净鳞茎创面与梗部,盖棉也要洗净,重新覆盖上去。水仙生长发育需要凉爽、湿润的环境,最适的气温为10~16℃。湿度过低植株生长缓慢,易发生霉烂;温度过高易使植株徒长,导取花苞干枯。相对湿度以85%~95%最为合适,因此,培育期间应常用喷壶时植株喷水,保持空气湿度。北方冬季室内养殖,空气特别干燥,水仙常发生只抽,不开花现象,更不能忽梗喷水。一般培育至15~20天,花苞开始绽裂,此时即可依上述方法进行造型、上盆定植。
6.上盆水养时,对水仙盆的要求
雕刻数量较多的,可先用粗钵(或用较大的盆、方盘)水养,待水仙含苞欲放时,再移至精致的水仙盆,置于几案上,如数量不大,可直接放入精盆中水养。
水仙盆一定要与造型协调,如雕刻造型为“喜庆花篮”,就应选用圆形或花篮形状的盆;“双凤朝阳”造型则应采用方形或椭圆形盆。观赏根系为主的则要以透明长筒状容器或倚扶于假山石上。
二、矮化及花期延长处理
1.水仙的矮化处理
(1)矮化水仙的意义中国水仙不管是盆栽还是雕刻盆景,如果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养育、观赏,一般长势良好,不太需要进行矮化。北方地区水仙雕刻后或不经雕刻直接栽培一般均在室内,特别是家庭养育,条件更差,存在着气温高、光线差、湿度低等弊端,造成水仙植株徒长、纤细,花、叶黄化、倒伏,花朵小,花期短。其他地区的养育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毛病,人们采取了很多办法,对水仙花进行矮化处理,使株形矮健,花芋挺拔俊秀。
(2)矮化水仙的原理与方法矮化的办法虽然不少,实际只有两类:其一是改变外界条件,使之适合水仙花的茁壮成长;其二是采用化学物质控制其生理代谢,使其矮化。
第一种方法实质造就一个适合水仙花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从温度、光线、湿度人手,水仙生长所需的条件前面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重复。具体做法是:南方地区水仙雕刻或不经雕刻直接定植盆中后,应放置在露天或阳台上养植,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夜间若温度不低于0℃,不必收进室内。南方地区大嘴天,中午阳光若太强,可用遮阳网遮挡一阵。北方地区室外气温太低,家养一般在阳台或倚台上,除了保证充足的光线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太靠近暖气片,防止小环境气温过高,空气太干燥。若温度还太高,应开窗进行调节,保持气温不高过20℃,最好保持在13~18℃。养育到花苞绽裂,花朵开放时,才可移入室内观赏。在观赏期间,水仙花还应每天移出室外或阳台,接受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并保持20℃以下的气温,这样水仙花形才能保持健壮,延长观赏期。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水仙花矮化,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植物矮化剂如矮壮素、抑芽丹、多效唑等均可作为培育矮化水仙的药剂。这些矮化剂主要抑制了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降低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导致植物细胞分裂与扩张的速率降低,致使水仙植株矮化。福建农大漳洲分部水仙花研究室配制的“水仙花矮健素”含有复合矮化剂及水仙花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可用作水仙花养育的矮化营养液。具体使用方法为:用该剂一小包(5克)溶解于毫升的净水中配成培养液,然后可用3种方法施用:
①水仙花鳞茎不经雕刻直接沙培或土培时,用配成的培养液浸泡48小时,然后上盆进行正常管理。
②水仙鳞茎雕刻后可先用培养液浸泡24小时,然后上盆正常水培管理,亦可在鳞茎雕刻后先水培7~10天,然后改用培养液培养48小时,培育时溶液应浸过根部,然后仍用清水培育至绽蕾开花,保持10~18℃的气温与充足的阳光,效果最佳。
③水仙花经雕刻水培成型后,用营养液喷施1~2遍,可起到定型矮化的作用。经化学控制矮化的水仙,植株挺拔,叶色浓绿,花期稍长。若施用过量成浸泡的时间过长,会使水仙叶片在开花后变黄。
(3)北方盆养水仙,长得过高、衰弱的解决方法北方养殖水仙花,容易徒长,其原因如下:水仙性喜冷凉,而北方因有暖气,室内温度往往偏高;水仙喜先,而室内光线偏弱,因室外过于寒冷,不敢出室照光;养护不得法(如水分控制等)。解决方法是:
①加强管理,促使生长茁壮:水仙鳞茎水养时,为控制徒长,首先要有足够的光照,上盆后白天中午应放置于露天背风处,使其照射充足的阳光,夜间根据当夜情况放进室内(北方室外气温低,要防冻害),并适当控制水分的供给。花期每天也应移出室外,使其照射一定时间的阳光。②雕刻技术亦可促使水仙矮化,解决徒长问题。③化学试剂控制高度
通过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丁酰、嘧啶醇等均可改变徒长状态,提高观赏效果。
多效唑的矮化效果:用多效唑处理水仙鳞茎,取得了良好效果。
2.预测水养水仙的花期
水仙鳞茎从开始水养至开花的时间为25~40天,时间的长短,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如地区、温度、光照、给水数量及时间、生理成熟度(即花芽分化程度)等等。以漳州地区为例,在正常年份,若于11月上旬、11月中旬、12月上旬、12月中旬、翌年1月、2月等时间开始浸泡水仙,则至开花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4、32、30、28、25、23天。如需要水仙于春节开花,则需在春节前23~25天开始浸泡,此段时间,正常年份的年均温度为12.4~14.8℃。若遇突然降温或升温,则须采取相应的促进或控制开花的措施。水养水仙的适宜温度为5~20℃,在此条件下,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又会出现差异,如南昌需24~25天,上海需25~26天。不同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和时间需要,确定开始浸泡水仙的时间。
3.水仙花观赏期的延长
每一粒商品水仙花鳞茎均经花农3年辛勤劳作,又经艺术家的精心雕刻,耗费了人们的大量心血,而带给人们的欢乐却是短暂的,其最佳观赏一般只有10天左右,这实在太短了。想想已付出的劳动,每一天的观赏期实际上包含着花农多天的劳作与企盼,因此即使是延长一天的观赏期,也是十分值得的。如何延长水仙花期,使之花开更加繁茂?《花镜》、《广群芳谱》就有这样的记载,“余(于若瀛)每岁向友人乞三四茎置斋案头,香可十日”,又说,“杭州近江处园丁种之成林,以土浸盐卤故花茂”,“插瓶用盐水与梅花同。一些花木最畏盐水,惟梅花与水仙,插瓶宜盐水养”。
水仙花观赏期的延长措施也分为两方面:一是保持良好的环境,延长花朵生命;其二是用些化学药剂调节其生命代谢进程。
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具体的做法是:①保持较低的气温,在观赏期间,在不至于发生冻害的情况下,温度越低,花期越长;②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使水仙花光合作用增强,生长健壮,花期自然延长;③勤换养育水并保持水质洁净,保持根系健壮、完整。
有些化学药剂具有延长水仙花期的作用,适当的施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国内外报道的许多鲜花保鲜剂配方,经验证明,对延长水仙花的观赏期是有效的,举例如下:
①白砂糖50克,硼酸毫克加净水配成毫升的溶液。②白砂糖50克,柠檬酸0.1克,维生素00.1克加净水配成毫升溶液。
③阿斯匹林0.25克,维生素C0.2克加净水配成毫升溶液。
④1克的明矾溶于净水配成毫升溶液。
⑤2%~5%的洗洁精溶液。
⑥白砂糖20克,无水酒精20毫升溶于无菌水配成毫升的溶液。
以上保鲜溶液在水仙水养至花蕾初绽的时候开始使用,水养时溶液淹至鳞茎盘上1厘米处即可,隔两天换一次溶液。使用保鲜剂在同等条件下,一般可延长观赏期5~7天。
4.“哑花”的克服
在水仙花的养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花苞黄化、枯萎,花苞呈现干瘪状,开不了花。这种花苞中途天折不开花的现象花区花农称之为“哑花”。水仙花从“芽仔”到商品鳞茎需要经过3年时间,雕刻造型又花费了人们的不少心血,出现“哑花”现象则前功尽弃,实在令人心疼。因此,研究防治“哑花”的发生,确有必要。
(1)“哑花”产生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商品水仙鳞茎内在质量差引起的。由于鳞茎在栽培、贮存及途中运输等过程中,遇到不利的因素,如栽培中的病虫害侵染,贮存运输中遇上高温高温,都会造成鳞茎营养积累少,呼吸消耗大,水仙鳞茎个头小、干瘪,有的鳞茎因病虫害还出现球体破残、“漏底”。这种鳞茎根点少,花苞发育不良,花苞从外形看,形如臭虫。这类鳞茎先天不足,花掌瘦弱,花苞空瘪枯萎,水养时常出现中途天折现象。
二是鳞茎水培时环境条件不适合水仙的生长,也易产生“哑花”。温度过高过低,光线不足或过暗,水质低劣或长久不换,空气中的湿度过低也会使花苞枯萎。
三是人为的损伤也是造成哑花的原因之一。水仙花、叶幼嫩,在雕刻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对水仙的梗、叶造成极大伤害,特别是刚刚雕刻后,由于花苞才分化完成,花芽尚未发育完全,很小的机械伤便对花芽造成极大的伤害,被伤及的花苞一般不易开花。此外,水仙根系脆弱,在水培的过程中,常需要换水、整形的养护,操作时极易碰断水仙根系,水仙根系一旦碰断,便不可再生,极大影响植株的水分、养分的运输供应,也会造成开花不良或不开花。
(2)“哑花”克服的方法根据“哑花”产生的原因,采取以下方法即可加以克服:一是根据栽培方法与目的,合理选择水仙鳞茎,雕刻水养的水仙鳞茎质量一定要上等,规格要在30装以上(围径23厘米以上),经济条件允许,鳞茎个头越大越好,小规格质量差的鳞茎应采用土栽或沙培;二是在水仙培育期间,利用天然适合水仙生长的时间段进行培养或创造适合水仙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湿、光、水、气条件;三是在雕刻造型、换水移动时必须谨慎小心,切勿损伤花梗、叶片、根系,保持植株完整。
5.水仙花的其他养护方法
水仙花球除水养外,还可进行土壤盆栽、沙养和无土栽培,同样可以获得室内观花的良好效果。
(1)土壤盆栽:将水仙头整理之后,像种植其它花卉一样栽于盆土中,所用土壤应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注意水分管理,届时即可开出绚丽的花朵。
(2)沙养:一般家庭水养几盆水仙,管理比较容易,但作为园林生产单位,大量水养水仙鳞茎就比较麻烦。稍有不慎,即容易发生烂根、断根、叶片徒长等现象。对水仙鳞茎沙培,效果颇佳。
沙养水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此法只适用于普通水仙,不适于雕刻的水仙。
②栽植密度不宜过大,若密度过大,则通风不良,而且从沙床中取出植株容易碰断叶片,有损观赏。
③要注意保持充足的光照、较低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高(20℃以上)植株容易徒长。通风不良易发生叶斑病。
④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沙养水仙较水养水仙开花晚10~15天。
6.水养后的水仙鳞茎次年开花状况我国主要的水仙生产基地在漳州等地,漳州地区具有水仙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该地区所产水仙不仅行销全国,而且驰名世界。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培养一颗商品水仙鳞茎,从种植“芽仔”算起,也要3年的时间。
水仙的观赏以水养为主。这是因为水仙鳞茎内贮存有足够的营养,而且在贮藏的过程中花芽已经形成,只要提供一碟清水和必要的温度,使可开出绚丽、清香的花朵。但是,在水养阶段,一方面,由于未供给鳞茎外源营养,而且光照往往不足,影响养分的合成与积累;另一方面,由于开花,体内养分消耗殆尽,故这样的鳞茎保留下来继续培养,很难恢复。即使在环境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也要经过2~3年的精心培育,才能重新开花。这种做法一是费时费力;二是所需条件苛刻,一般无法做到。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在水仙生产基地,由于“芽仔”、“钻仔”和“种仔”的生产系统已经形成,而且完善,故亦无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