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柑橘防腐保鲜剂使用与残留监管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孟华岳、朱富伟、廖林瀚、刘帅、王刚、万凯、唐雪妹。
在去年有一件事情很轰动,那就是澎湃新闻有个记者来武鸣采访,写了个标题为“武鸣沃柑泡药,果农自己都不吃”的新闻,这件事情在业内非常轰动,各路人马出来辟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柑橘在我国水果中的地位大家都懂,我国是柑橘生产和消费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也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地大物博,内陆消费值也在增加,年柑橘出口量达.5万吨,在此过程中肯定少不了运输过程。水果是易损商品,为了保证商品到达顾客手中是美丽健康的,对其进行防腐保鲜必不可少。记用于柑橘采后浸果杀菌保鲜的部分农药登记产品相关信息见表如下:
我国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可用于柑橘防腐保鲜的食品添加剂见表如下:
这些防腐保鲜剂在水果的运输过程中可起着大作用。柑橘采收后贮藏期间会发生生理生化反应,导致果实被病菌侵染,出现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等病害,部分柑橘品种易感染枯水病和褐斑病等病害。而防腐保鲜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这些水果疾病的产生,从而防止其腐烂变质。
然而我国关于柑橘防腐保鲜剂使用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并不充分,农户们缺少更多更细的指导,因此容易出现混用、滥用的现象。
同时为了减少抗药性的发生,要加强对农户的农药用药量的指导,按照安全间隔期安排柑橘上市时间,指导农户合理交替使用农药。避免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而农户,则可以去了解不同农药的使用方法,对自身产品的营养需求进行了解,合理施药,增加产量的同时保证水果的质量。
消费者,要抛弃有了农药就不能吃的观念,每一种上市水果的防腐保鲜剂含量都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对一般人群无明显健康风险,可以放心食用。
关于保鲜剂的使用我们呼吁:
1.广大柑橘从业人员遵守国家农业部有关规定,按规定安全使用保鲜剂。
2.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放心食用。
3.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坚守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摒弃流量至上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