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化的逐步拓展,卫龙辣条从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辣条界的屌丝逆袭。卫龙营销更是一股泥石流,成为辣条界的扛把子。
但就在前几天,武汉地区对食品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部分批次的辣条不合格,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卫龙辣条。
卫龙品牌的亲嘴烧和小面筋均含有山梨酸和脱氢乙酸,根据相关规定,这两种化学添加剂是不允许使用的。
就在此次调查报告出来后不久,卫龙官方微博对此进行了回应,强调此次抽调不合格的原因纯属因各地方的审核标准不同,对于相应化学添加剂的定量标准不一样,卫龙辣条一定是合法合规的。
其实山梨酸及其钾盐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公认、广谱、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防腐剂,脱氢乙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
也就是说,只要在规范的使用量内,这是两种广泛使用,安全性极高的食品添加剂
事实上辣条一直在使用,现在怎么就变成禁用了呢?
最终的问题其实出在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上!
简单来说,就是卫龙辣条抽检的不合格,只是因各地方食品标准不同,按照企业所在地相关标准生产的辣条,在其他省市会碰上抽检不合格的情况。
在行业初期发展时,很多辣条生产企业都是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管理的(没有国标只能地方标准了),比如产地在河南的卫龙执行的就是河南地方标准DB41T—,辣条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参照糕点和膨化剂来管理,按照糕点类别,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允许在辣条里使用。
但是,这种地方标准无法在全国通行,而辣条的国标一直空缺,直到18年5月才发布征求辣条国标意见稿。
国标正式出台前,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认为辣条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应该归为方便米面食品监管,而按照方便米面食品类别,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就不能用了,所以,湖北省食药监会将检测结果判为不合格。而方便米面食品则是我们一般所认知的方便面这样的食品。
显然,如果辣条被国家食药监定位在方便米面制品中的话,就不在添加的允许的范围内,但是要是按照河南地方标准,就被归类到了糕点中,那就成为了可以添加的添加剂。
可是当河南的地方标准遇到国家标准,一定是会让步的!
卫龙辣条本就属于面制品,为了其他因素强行拉入糕点类目一定是不合适的!毕竟糕点在某种健康意义上来说是大于面制品的,而卫龙无论有多好吃,吃多了对于健康来说一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若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和儿童危害更明显。
所以,虽然现代人们总会为辣条带上回忆的光环,但还是不能掩盖它添加剂太多的黑暗,只要不要过度摄入,盲目追求味蕾的刺激,吃了10年辣条的我们也一定是还有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