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哲学,是人生最好的保鲜剂

生活,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事。

但凡生活中人,均为饮食男女,都须盘算一日三餐,都须计较柴米油盐。盘算计较得多了,就成了一个功利的人,一个世俗的人,一个让理想拘困于现实的人。

如果把生活掰开来看,它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属于物质,还有一部分应该属于精神的领域。

人不能脱离物质而生存,每个人都会不断为物质的存量而不停忙碌。

但——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分于动物,关键还在于精神生活。

所以,当你不停地计算着自己的房子按揭汽车保养煤气费水电费时,还须从为数不多的薪水中拿出一些来,旅游、买电影票、看美展、听音乐会。

你可以八小时上班,二小时管孩子作业,两小时做饭,但你真的应该抽出一小时来,读读小说、诗以及哲学。

一句话,你可能很现实,但必须得有理想;你可以是个凡夫俗子,但一定要富有空灵浪漫的情怀。

生活中,当然会有无数的算计,但算来算去,猛一回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时你才会后悔,还有一场旅行没有完成,还有一个爱债未能偿还,还有一部著作没有动手。

你还会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变成了一个势利之徒,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只看利益,不管人情的小人。

眼睛只盯着名利,灵魂就无法起舞。

凡事有利就有我,没利躲得远远的。有权有势的,我巴结谄媚;没用没钱的,我唯恐避之不及。见油水就沾,见祸害就跑,眼里只有蝇头小利。

元代有一首无名氏的散曲,叫《醉太平》: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这样的人,没有了人味。

这样的人,真的是腐化变质了。

而要让人生有效的保鲜,就必得寻求哲学或者艺术的浸润。

教科书告诉我们,哲学是有关世界观的学问。读读哲学,你的心里就不再总是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有了家国情怀,就想着天下人乾坤事,就不再拘泥于自己家的二亩三分地。人虽然生而自私,但必得有利他思想。我们读的这些哲学,都是心系苍生的人写出来的,他们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我们的目光,受哲学的牵引,从自己的头顶越过,从自家的院子飞出,于苍天飞旋,于大地盘桓,从而成为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一个“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人。

艺术,来自于生活,却是从生活抽离而出,空灵缥缈的情感结晶。

艺术创造需要情感,艺术欣赏同样也离不开情感。

所有的艺术,都以情感为基础,都反理性。凡情感所系,都是人灵魂最柔软的存在。

所有的艺术,都渗透着创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积淀和美学修养,都包涵着他的家国情怀。艺术给予我们的,不只是愉悦的满足,还有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抬升。它有助于我们人格的塑造。

听一首歌,观一幅画,读一句诗,都是生命的一次清洁,都是人生的一次保鲜。

只有在艺术和哲学中,我们才是个真正的人!

白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