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酸菜后,网络曝光洗脸荔枝,网友还

“晚会”上曝光的脚踩酸菜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厂家宣传的老坛酸菜实际上是泡在土坑里的也就罢了,工人赤脚踩在酸菜上,加工食品不戴口罩,还随意聊天、吐痰、抽烟,一经曝光立即引来了网友们的热议,涉事企业也一度被要求停业整改,相关的老坛酸菜面也被迫下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吃饱还要求吃好,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是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国家也是狠抓食品安全,坚决打击地沟油的加工、贩卖和使用,加强畜禽养殖方面抗生素的使用,不仅从年7月1日起,禁止饲料企业继续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还要求从年8月1日起,养殖者在日常生产自配饲料时,不得添加农业农村部允许在商品饲料中使用的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以外的兽药。此外,我们日常食用的鸡肉、猪肉、鸡蛋等都有严格的休药期限制,生猪、肉鸡屠宰时也都要经过相应的检验检疫,符合规定的肉类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水果打蜡、泡药后上市成了水果行业公开的秘密,年上半年就有行业从业曝光了沃柑泡药后上市的事件。为了防止沃柑在运输、储存和贩卖过程中腐烂变质,沃柑采收之后通常会被放入“保鲜剂”中浸泡后再销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延长沃柑的保鲜时间,据果农称经过泡药的沃柑可以在常温下储存几个月不坏。而果农常用的保鲜剂有抑霉唑、甲基硫菌灵、烷基苯磺酸盐(百可得)等药物。有的还会在水果外面打蜡,防止水果水分的流失,保证水果的质量。

虽然后续有专家通过分析法律条款,称水果泡药杀菌保鲜是完全符合规定的做法,因为使用了药性较低的保鲜剂我们才能吃到丰富且物美价廉的水果。当地的农民错就错在随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再就是正常情况下水果泡药后要经过一个自然降解的过程然后才能上市,而果农常常时泡药之后立马上市,不过专家也通过实验证明,浸泡过的果肉中药剂的含量非常少,即便是超剂量使用,浸泡后立即上市,水果上的药物残留也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剂量之内,并没有出现超标的问题,更何况我们每天水果的食用量有限,就更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甚至专家还表示,使用药剂浸泡的水果要设立“间隔期”是不合理的存在,在科学上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及时修整规范中的不合理之处,不仅会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扰,还会增加大众不必要的恐慌。对此,网友则表示并不认同,“肯定没人吃了,等着烂地里吧。”“谁还敢吃,微毒而已。”

不仅是柑橘类会泡药,近期大量上市的荔枝也曾被爆用药浸泡和喷药的新闻,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存储难度很高,自古就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名句。而现在不论大江南北都能吃到新鲜的荔枝除了同交通运输更方便之外,还同保鲜技术的升级有关,荔枝保鲜最安全健康的方式就是用冰水保鲜,将荔枝泡在冰水中给荔枝降温防止荔枝腐烂和表皮褐变。

更保险的保鲜方式则是在浸泡荔枝的水中加入保鲜剂或者是杀菌的药剂,虽然专家表示防止荔枝表皮褐变的保鲜剂主要成分是亚硫酸盐,它只是刺激荔枝的表皮,对果肉没有影响,并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但对荔枝用药浸泡这事,商贩依然是讳莫如深,当有记者咨询商贩往荔枝上喷的水成分是啥时,仅仅回答是冰水,再次追问,商贩就笑而不答,而当记者表示要拿回一些喷壶中的水时则是被直接拒绝了,可见喷壶中大概率并不是简单的冰水。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正在使用浸泡荔枝的水洗脸,有网友戏称这是继脚踩酸菜后的洗脸荔枝。对于“洗脸荔枝”网友明显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用洗脸水浸泡荔枝也太恶心了,哪里还敢吃?另一派则认为,“大胆吃,敢洗脸绝对的安全。”“他肯洗脸我倒是敢买了。”

诚然洗脸水泡荔枝确实不算是干净的行为,但它从脚踩酸菜有本质的区别,洗脸荔枝是为了证明泡荔枝的水里面没加其他物质,仅仅是冰水而已,而我们吃荔枝的时候也都是剥皮的,洗脸水浸泡也没啥太大的问题。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只希望各商家多多一份良知,不要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破坏自己贩卖产品的名声,也不要逼着一些良心商家用洗脸这种方式证明自家商品的好。食品安全是大事,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才能让我们吃到嘴里的东西都是健康的。

朋友,对于网络曝光的“洗脸荔枝”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3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