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智利车厘子产量增加的影响,我国各地进口车厘子的销售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
微博话题#车厘子价格腰斩#在热搜榜长居不下,达到9.4亿的阅读量。部分网友直呼“开心到飞起”“终于实现了车厘子自由”。
与此同时,有关车厘子的各种传闻也悄然而至,“车厘子打了防腐剂,才能久放不坏”“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
面对这些唬人的传闻,你是否会眉头紧锁,暗自质疑:这车厘子,到底还能不能吃?!
一、车厘子久放不坏,难道真打了防腐剂?
樱桃果实不耐贮藏,为何车厘子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依旧新鲜诱人呢,难道真的打了防腐剂?
其实,海运的车厘子并非打了防腐剂,而是依靠技术完善的冷链运输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二、车厘子具有补铁补血功效?
车厘子鲜嫩多汁,颜色与深红的血液很接近,有说法称“车厘子能补铁补血”,甚至还说它是“妇女之友”。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表示,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每g车厘子仅含0.36mg的铁,其铁含量并不高,甚至低于人们常吃的大白菜,说它能补血无非是个别商家的夸大宣传。
三、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
网上有说法称“吃车厘子一次别超过20颗,否则有‘氰化物中毒’的风险。”
对此,中国营养协会的专家表示,车厘子中的氰苷只存在于它的核中,大多数人吃车厘子是不会吃核的,自然也就不会摄入氰苷了。即便是有人不小心把核与车厘子果肉一起吞进了肚子里,也不用着急害怕,因为人体的消化能力不足以破坏车厘子果核的硬壳,氰苷并不会释放出来的。
四、疫情严峻,冷链进口的车厘子还能放心吃吗?
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冷链进口食品外包装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的多个案例,让不少消费者对进口车厘子心存疑虑。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表示,所有从境外输入的物品包括水果都有可能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但污染量很小。
当然,购买进口冷链食品之前应该按照有关疾控专家的提示,进行清洗,严防病毒环境传人或物传人,如果购买与清洗操作流程得当,一般来说不会造成感染,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常有人傻傻分不清楚车厘子与樱桃的区别,实际上,车厘子其实就是樱桃的一个品种,其名称源于樱桃英文名的音译,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国家。两者除了外形、个头、口感上的差异外,在营养成分上基本一致。
相关阅读
河北石家庄:进口车厘子核酸复检未发现新冠病毒
据河北省石家庄市卫健委,23日,疾控中心对桥西蔬菜批发市场进口车厘子例行抽检,采集的1管核酸检测呈阳性,当地立即对果品经营区域封闭。疾控中心随后对呈阳性摊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采样,共采样份,结果均呈阴性;对另10家经营车厘子的摊位进行第二次取样,共采样份,对市场内工作人员、商户和环境进行采样,共采样份,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据综合研判,桥西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食品和进口车厘子等果品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当地立即在全市开展全面排查,确保蔬菜供应安全。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华网、工人日报、中国消费者报、央视新闻等
编辑:糙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