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乌鲁木齐探寻一张纸与葡萄保鲜的奥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280377736018301&wfr=spider&for=pc

7月10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斌(右一)带领团队正在实验室忙碌。(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摄)

新疆网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在整箱的葡萄上盖上薄薄一张纸,这些葡萄最长能冷藏保鲜达到半年……是什么赋予这张纸“特异功能”?

20多年来,新疆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发团队不断探寻“一张纸与葡萄保鲜的奥秘”,在果蔬保鲜纸科研攻关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一场师生三代人的“保鲜接力”

7月10日,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斌带领团队分头在实验室忙碌。

吴斌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几张厚度不一、颇有年代感的纸,用手摸一摸,有些纸张厚而硬,有些则柔软如布料,有些还带着略鼓的小方格。这是该团队自主研发或与乌鲁木齐市格瑞德保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瑞德保鲜科技”)共同合作研发生产的保鲜纸样品。

“王老师研制出第一代产品,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吴斌思绪回到20多年前,当时他师从新疆大学王吉德教授。

由新疆大学王吉德和宋启军教授与新疆农业大学许玲教授组成研发团队,经过三年努力,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代涂刷式保鲜纸。盖上这张纸,新疆葡萄从此远销全国各地。

吴斌说,团队现有31名博士和硕士,主要从事产品研发和应用、产品设计和配方改进,更多人则在做基础性理论研究。魏佳、张政、袁宇尧、孟玉昆几位博士是其中佼佼者,先后研发出第二代方格式葡萄保鲜纸和第三代缓释型葡萄保鲜纸。

“师生三代接力,上下求索,只为探寻一张纸与葡萄保鲜的奥秘。”他举例说,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检测保鲜剂释放量变化,一次实验需要六个月,一个周期又要五年,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如今,在国内提到葡萄保鲜研发,人们就会想到吴斌团队。从最初研发力量薄弱,到获得葡萄保鲜产品方面的缓释型(第三代)葡萄保鲜新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等相关专利15项。

保鲜期从7天到天的飞跃

在整箱葡萄上盖上薄薄一张纸,这些葡萄最长能从最初保鲜7天,到可以越冬冷藏保鲜达到半年之久……吴斌团队用多年的坚守赋予这张纸强大的保鲜“功能”。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鲜食葡萄外运只能装箱短途运输,葡萄褐变落粒现象严重,损耗过半。然而,一件在新疆售价30元的新鲜葡萄到了上海等地,售价高达一二百元,充满商机,第一代保鲜纸应运而生。

但第一代保鲜纸为何被逐步淘汰?吴斌解释,当时研发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生产加工率低等问题,年后,团队和企业共同设计研发出第二代葡萄保鲜纸。

第二代保鲜纸比第一代保鲜纸光滑,由16个到24个方格组成,保鲜剂包裹其中,便捷安全性提高。

面对新的技术挑战,团队放弃原有研究思路,开始新透气、透湿膜材料的筛选和实验。几年里,团队同格瑞德保鲜科技联合攻关,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验证,针对不同葡萄品种进行了数十次的配方和工艺改进,关键技术微晶包缓释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的第三代保鲜纸保证了释放均一性,让葡萄的保鲜周期达6个月以上,并达到欧美发达国家鲜食葡萄进出口食品标准,推动了我国鲜食葡萄的出口外运。

销售量实现从50万张到万张的突破

在吴斌手中的第三代葡萄保鲜纸,如同布料般柔软顺滑,美观多样。

年产品大规模上市,经过五年技术改良,第三代葡萄保鲜产品保鲜效果显著,保鲜剂释放可控无需更换,环保效益凸显,显著提高了葡萄食品安全性。

谈及小产品“撬动”葡萄大市场,吴斌说,一张保鲜纸,价格不足一元,却可以将整件吐鲁番葡萄常温运输保鲜期从最初的两三天延长到半年。

新疆是我国最大葡萄产区,在云南、四川等十几个省份销售,年葡萄保鲜纸在国内市场占比60%,在周边国家市场占有率为30%。保守估计,葡萄保鲜纸年销售量在万张以上。这与最初50万张相比,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些年,通过对吴斌科研团队多项研究成果的转化,格瑞德保鲜科技的保鲜技术研发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国内行业唯一通过中国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企业。

随着市场发展,消费者从粗放型包装向个性化包装需求发展,对产品提出更多要求。眼下,吴斌团队着手第四代葡萄保鲜产品和包装材料方面的研发工作。

“从鲜食葡萄包装、保鲜产品做到环保可降解,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我们会倍加努力去克服技术难关。”吴斌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6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