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婚姻就是我午夜三点醒来的时候,口渴或者伤口疼,我只需要捅捅睡在旁边的那个人,她就知道,我要喝水”。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说,“婚姻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接受他的缺点,他包容我的缺点,两个人相互嫌弃,却又不离不弃”。
一个刚刚开始创业的男人说,“婚姻就是可以掏心掏肺地说几句话,不管大事小情,都可以放心地对她说,不需要瞻前顾后,不需要猛翻通信录,一个转身,就能抱到”。
一个五十多岁的教授说,“婚姻就是忍耐。一个人吼的时候,另一个就得听着。如果两人同时吼,就没有交流了,只有噪声和‘想弄死对方的情绪’”。
一个刚结婚的女人说,“婚姻就是你把手机里所有的音乐都删掉了,只留下最喜欢的那首歌。从此做好了无限循环的打算,从喜欢到厌倦,到再次喜欢,最后变成习惯”。
一个过了七年之痒的男人说,“我不知道婚姻是什么,只是觉得生活难免要落俗,难免会有鸡毛蒜皮的琐事,难免会因为日趋平淡的生活而心生不满,难免会因为各种开支而疲惫不堪,但是,如果必须要选一个人来与我一起承受,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她”。
当然了,步入婚姻的殿堂不等于进了幸福的天堂,婚姻常常是生活的另一个战场的入口。
所以,婚后的两个人要比婚前更忠诚。
你们对新鲜的异性不再蠢蠢欲动,对过往的感情不再耿耿于怀。心无旁骛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因为对道德有要求,对欲望有管理,对感情有洁癖。
婚后的两个人要比婚前更坚定。
顺风顺水的时候,你们是同游世界的玩伴;风雨欲来的时候,你们是拜了把子的兄弟。
你们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又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
婚后的两个人还需要比婚前更努力。
你们努力提升谋生的技能,努力变得宽容、快乐和皮实,努力把家经营成一个坚固的壳,以此去抵挡生活的明枪暗箭和命运的暴风骤雨。
换言之,在这个自顾不暇的年代,于双方而言,“照顾好自己”就是最经济实惠的“我爱你”。
般配不是婚姻的前提,而是爱情的成就。
就像林语堂写的那样:“所谓美满婚姻,不过是夫妻彼此迁就和习惯的结果,就像一双新鞋,穿久了便变得合脚了。”
幸福不是悬在终点的终极奖赏,而是在婚姻长跑路上频繁出现的能量补给。
就像王小波对李银河说的那样:“我们就像两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一会儿发现个贝壳,一会儿又发现个贝壳,乐此不疲,哪有时间厌倦?”
所以,当你发现眼下这段感情不新鲜、没意思了,你就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犯懒了,是不是没有精进自己,是不是没有花心思去给这份感情注入一些快乐的东西。
不要怪人心善变,也不要说爱情不靠谱。肯定的言辞,欣赏的态度,用心的礼物,包容的胸怀,平等的交流,积极的分担,努力的成长,这些都是爱情的“保鲜剂”。
每个人的感情之路上都有一个必经之处:总有那么一天,你会放下心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要求对方凡事都能恰到好处;你会慢慢开始欣赏眼前这个平凡的人看似幼稚的付出,包容他的不周到、不完美,懂得他掏出一颗热烈真心时的那种小心翼翼的笨拙的可贵。
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被信任,被认同,被支持,被尊重,被偏爱。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理解,去信任,去赞美,去支持,去尊重,去偏心。
缘是天意,份在人为。缘分最美妙的地方,不是在茫茫人海中悄然相遇,而是在人来人往里没有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