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辣条,大多数人就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的确,近年来,在网络文化的催化下,辣条被奉为“童年味道”的象征,以亿元年产值成为休闲零食中头号“网红”。“辣条”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传奇一般的存在,因为一方面我们都知道辣条不是什么好东西,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它的美味让我们无法自拔。我小时候是和表哥表弟一起住在外婆家的,那时候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5角钱的零花钱,当然很大一部分都是花在辣条上了。记得那时候辣条种类很多,各种花样,不过我最喜欢素火爆鸡筋,那个味道真的好。让我烦恼的是,还有一款是火爆鸡筋,我总是搞混掉,就少了一个“素”字,味道就不一样了,我总感觉吃起来怪怪的。还有一款叫大刀肉的辣条,一角钱一个,味道也不错,记得小学班上有个带了一大包大刀肉,然后同学们蜂拥到他那里,场面极度壮观。印象里还记得有卫龙辣条,有点贵,味道有点甜;牛板筋,有点硬,不过打开包装有满满的红油;鸡筋,圆柱体的,比较细,吃起来很有嚼劲;豆角干辣条,有辣椒粒,总有一股独特的酱香味;辣片,很薄的那种,一角钱一片,2块钱一整包,小时候早上喝粥,伴的不是糖,而是这种辣条。外婆叫我们买这种辣条当“下粥菜”,我和表弟经常在买回来的路上偷吃一片。好像还有一种辣条里面有一种类似豌豆的东西,配合辣条一起嚼,口齿留香,经常就是一包然后几个小伙伴分享,倒在他们的手里,然后他们一口闷进嘴里嚼,很满足的感觉。而现在的我们,早就离开辣条许多年了,要是偶尔回想起来童年和小伙伴吃辣条的时光,也许我们会买一包卫龙尝尝,但还是有所顾忌,因为不卫生。现在的辣条市场,大佬一直都是卫龙,因为它良心。小时候记得卫龙跟其他牌子差不多,味道中上吧,不如我喜欢的素火爆鸡筋,但是卫龙硬生生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让这辣条走向了正规,改变了辣条生产不卫生的一些印象。今年的晚会,辣条“榜上有名”,记者暗访了一家名为“虾扯蛋”的辣条包装厂,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未经过任何消毒措施就进入到食品生产车间。走进生产车间,被膨化后的面球四处飞溅,满地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以及摆放着单双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大大小小十几种添加剂。“虾扯蛋”等这些爆出来的辣条,全部是很简陋的包装,而卫龙,清一色的瓷白色包装,而且包装袋比普通小厂厚很多,外形上就高大上了很多,再是卫龙的生产车间一直都是透明的,大家看得见的现代化,工人穿白色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帽子,全自动包装,不像小辣条厂抠脚大妈手工包装。总之,如果大家要买辣条,第一选择肯定就是卫龙,毕竟人家可是开过辣条展览会的企业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