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本系列三篇文章包含大量图片资料,旨在为需要的朋友
提供分类整理的作品参考资料,工作不易,请耐心浏览
由于大量图片,建议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阅读,节省流量
*我们先从CalvinTan的系列作品开始**再来几个YoungWon的小作*
从以上Calvin与Young的作品中各位已经看到在很小面积的地台上,少量的植物元素就足够表达环境,季节信息。Calvin那几个经典的“送战友”小景也成功地利用失去生机的干枯植物来衬托出压抑的气氛。
*下面按照目录索引顺序分享*
利用灌木丛作为背景,增加了小面积地台的构图立体感
添加一点点色彩也会增加地台的状态
这是个利用树木做出了特别的功能
增加地点的信息
增加地台的立体感
表现季节信息
虽然寥寥几根枯枝但也提升了只有雪层的丰富度
小景上同样可以做出丰富的植被效果
这个场景设计的很巧妙,多分享些图片给大家参考
小景讲故事可以更聚焦而且生动
大比例参考也分享一下
这是平野义高十几年前的作品,照片不清晰但仍然决定把这种丰富的构图安排拿来分享
这草垛做背景墙是个优秀的方案
也要顾及一下非二战军模玩家们的需求
这个丰富的植物色彩与人物配色相得益彰
一棵树,一块石,一个人,一堆雪
简单的枯草丛,却衬托出了油画般的效果
又是植物与人物色彩搭配的好例子
木头的多功能利用。
这个是利用植物巧妙地衬托了主题特效
枯枝又成为了构图的一部分。
估计很多人会喜欢这个风格,所以多放了几张
以下为奇幻题材玩家们提供一些综合植物应用的参考
这里我们再分享几个小地台的简单制作过程:
Bruno使用植物保鲜剂泡过真实植物之后使用在地台上,效果非常喜人,在这里分享一下大概过程:下图是用植物保鲜剂处理过的真实植物在密封盒子中放了一年后的样子,仍然可以使用。右下角的小薄叶植物也可以呈现不错的效果(这个在我们实际测试中结果并不理想,需要一些技巧,文末会有我们做的一些实际测试与使用经验分享)
这里是四种不同状态的比较图
左一:采摘后没有处理的植物很快萎缩。左二:在水与白胶对半的混合物中的状态。左三:泡在植物保鲜剂中的效果。左四:只有根部泡在植物保鲜剂中的效果
左:在稀释白胶中泡过的效果。右:在植物保鲜剂中泡过的效果
经过“保鲜处理”后保存一年的植物,直接上色就可以
小片叶子在植物保鲜剂中泡过48小时后晾干,保存一年后仍然挺立
用低气压(因为即使“保鲜处理”后的叶子也不会更有硬度)喷打底补土
在用不同的颜色涂上光影之后的效果:
这就是使用植物保鲜剂制作植物的流程与材料。
放在场景中:
其他种类的植物叶子范例:
这样就可以给你的小场景增加非常多的植物品种了: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些市面常见的一些制作场景常用的材料:
首先最常见的是各种品牌的草簇,干燥假草团等,使用方便,价格亲民,但是植物种类单一,简单装饰可以,很难表达更加丰富的内容,尤其是有地域代表性特征的植物。过多单纯依赖此类产品会使场景作品千篇一律,没有特点:
还有当然是近十年流行起来的蚀刻片产品:
蚀刻片类产品的优势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叶片类植物,
缺点是千篇一律,变化不自然,当然由于金属的特性,大量操作时也会产生很多令人头疼的小问题。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低附着力的漆膜在使用工具弯折金属时有掉漆的风险,所以尽量会提前定型后再上色,也会产生一些小困扰。
还有就是价格不太亲民。
下面是近些年流行的纸制植物:
可能在习惯制作塑料模型,使用蚀刻片或树脂类改件的朋友们下意识产生纸制材料不结实,无法持久等印象,实际则不然。
目前市面品类最丰富的纸制植物是日本的“纸创”品牌:
上色容易,可喷涂,笔涂,随意弯折操作也不用担心掉色
植物种类繁多,缺点是在内地极难买到,而且价格也比较高,这样一包大概人民币80左右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制纸制植物(完全手作的方法在本系列植物主题文章“上篇”结尾热带雨林场景制作过程中有提到)或者从激光雕刻厂商定制(需要找到精细度高的光雕机作坊,还有会接少量订单)
请注意,制作纸制植物时是需要用细铁丝给植物叶片下面增加一根“骨“的。上色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单一纯绿色除非你想故意做出”塑料花“效果
关于纸制植物的好消息是,小编得到内幕消息,目前国内有厂商已经完成了设计与样品测试,近期应该会面世一系列产品!
下面是小编比较推荐的方式,收集真实植物,经过植物保鲜剂处理后使用
我们收集了不同的植物样品做测试
根据目前获得的多种植物种类测试经验,叶片比较薄和软的小片植物,大概浸泡30-48小时后自然风干进行保存。风干前确保沥干叶片上残留的植物保鲜剂倒回瓶中节约使用。使用两张厨房纸上下盖住植物叶片,增强干燥效果。
而对于叶片肥厚,或者针叶类植物,则需要浸泡48-60小时,否则很容易在风干过程中长毛!
最终的效果很好,可以保存起来,需要时候喷打底补土再上色使用(某些大叶植物也需要在叶片下粘接金属丝方便定型与增加强度)。
真实植物的叶脉会比蚀刻片的更生动自然。
保鲜剂可以循环使用,根据浸泡的植物种类不同决定了使用寿命,目前观察到的大概原理是植物保鲜剂置换出了植物叶片中的汁液,所以浸泡含汁液量高的植物就会更快使保鲜剂纯度降低。当保鲜剂变为深棕色,味道有明显的植物味道飘出,基本就无法再使用了(继续使用泡完的植物很容易长毛)。
可是使用真实植物这个方法也存在缺点:
植物保鲜剂貌似已经断货,使用甘油与水的混合物同样可以有类似效果,但目前经过对比效果的确不如专门的植物保鲜剂(至少在一些薄绿叶植物的制作方面)。还有就是大家地域不同,能采摘到的植物有限,这就需要团体的力量,东南西北各地都有特色植物,可以利用地域优势采摘交换等。甘油对于更多热带植物的效果目前正在测试中,欢迎大家加入“做好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