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采笋怎么办”“疫情期间哪些竹林经营抚育措施最关键”“如何降低竹林下食用菌种植受当前疫情影响的经济损失”……针对竹区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国际竹藤中心(ICBR)日前发布了《竹林生产经营问答手册》,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竹区群众在开展竹林生产经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给出了科学指导与合理建议。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有条件的地区正有序复工复产。为帮助竹区群众尽量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国际竹藤中心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竹资源培育攻关小组,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与竹区生产实际,编写了50道问答,涵盖疫情影响、竹笋生产管理、竹林抚育经营和竹林复合经营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建议。
1.疫情对竹笋生产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疫情本身对竹子和竹笋生长未形成影响,但由于疫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事活动,从而使得竹笋生产抚育与采收管理不及时或不到位,尤其是对正值笋期的雷竹、毛竹等散生型竹种影响较大。主要包括:(1)竹笋生长与抚育方面,疫情使得林下砍杂、笋期水肥作业等管理措施受限或滞后,竹笋生长和林分生产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2)竹笋采收方面,春季是多数散生竹种的出笋期,因劳动力和市场销售问题,导致竹笋产量和竹农收入降低,投入成本较大的覆盖竹林在这次疫情中受影响尤为明显,同时采笋不及时还改变了竹林立竹度和林分结构,需要疫后作业予以及时调整;(3)采收成本与作业风险方面,由于竹笋生长快,采收集中,疫情背景下,采收成本上升,且有一定风险性;(4)笋期病虫害方面,由于采笋作业受影响,退笋率较正常情况下会有升高,对病虫害防治带来一定压力。
2.疫情对竹林抚育经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疫情造成竹林经营劳动力不足和竹产品市场流通下降,致使竹林正常经营活动不能够按照竹子生长节律开展,对竹林的经济产出和竹林生产力造成潜在的影响。主要包括:(1)疫情限制了劳动力供给,造成砍杂、施肥等作业不能及时实施,对生产力造成影响;(2)竹林留笋和采伐受到一定限制,影响竹林动态结构的及时调整;(3)疫情导致毛竹春季造林延迟,造林成活率降低。
3.疫情对竹林复合经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竹林复合经营主要包括竹菌、竹药、竹草和竹林康养等多种经营利用模式。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各地人员管控严格,临时用工紧张、销售渠道不畅、原料采购运输困难等,竹菌复合经营受当前疫情影响最为明显。主要包括:(1)林下菌菇出菇时间集中,劳动力不足,不能及时采收会造成产量降低,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2)大量鲜菌菇销售不及时,若不能科学妥善加工保存,会导致产品积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3)种苗和食用菌生产原料加工运输困难,对即将开展的菌菇下种和药用植物栽植也产生了影响。
同时,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养殖的严格控制,为竹林鸡养殖等林下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疫情过后,健康势必成为全国人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