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海鲜消毒,次氯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95891.html
11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福建4例,广东4例,上海3例,四川3例,江苏2例,陕西2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天津、上海、安徽、内蒙古……11月以来,短短20余天时间,国内多个省份又出现散发病例。可以看出新发病例多与进口冷链有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做好外包装预防性消毒,不要徒手处理冷链食品,在处理的时候要有严格的规范,戴口罩、戴手套,建议能熟吃的就不要生吃。其实就算没有新冠病毒,生吃海鲜、水鲜它都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可能会感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还有沙门氏菌,如果不幸被感染,轻的可能会腹泻,而宝宝、孕妇和老人这种免疫力较弱的,有可能导致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大多数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但有些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后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产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如下类别:副溶血弧菌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严重。近日就发生多起感染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据食源性疾病检测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数量居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数量的首位。单增李斯特菌美国每年由李斯特菌感染的病例都有将近例,例住院,例死亡;在欧洲,李斯特菌引发的疾控发生率从年起不断增长。而在国内,李斯特菌导致的食物中毒虽然不多,但是多项食品普查结果显示,近20%食品具有可能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情况,对我国的公共健康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有实验报告显示,次氯酸水对食源性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71.4ppm的次氯酸水可以将埃希氏大肠杆菌(6.73log10cfu/mL)在30s之内彻底杀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6.52log10cfu/mL)需要2min,副溶血弧菌(6.15log10cfu/mL)需要5min,摩氏摩根菌(6.03log10cfu/mL)和沙门氏菌(6.15log10cfu/mL)需要10min。在次氯酸水对水产品加工器具的消毒研究中,通过模拟加工环境,人为在瓷砖、地板砖、不锈钢砖、抹布及手套进行染菌,利用次氯酸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水可将地板砖、不锈钢板、瓷砖等3种食品加工材料的摩化摩根菌(9.11log10cfu/mL)、副溶血性弧菌(7.92log10cfu/mL)、沙门氏菌(7.12log10cfu/mL)、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7.56log10cfu/mL)4种菌及瓷砖表面的大肠杆菌(7.99log10cfu/mL)在5min内全部杀灭。次氯酸水因其具有高效性、广谱性和环保性的特性,操作方便简单且制备成本低。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保鲜剂,次氯酸水在保障海鲜生鲜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实早在年,美国FDA就将次氯酸认定为“InventoryofEffectiveContactSubstance(FCS)”,即可有效接触食品认定。卫健委发布的消毒剂使用指南中也提到次氯酸水的应用范围。除了对海鲜生鲜的消毒,次氯酸还可以对涉及到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消杀。比如近日上海的确诊案例就显示曾暴露于境外输入航空集中器,次氯酸水不仅能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而且可用于食品加工原料、加工机械、运输及容器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在进口生鲜产品的运输、加工过程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保障食品的安全。可以看出,次氯酸水不仅能够对进口海鲜产品、运输环境等进行消杀,还可以能够抑制海鲜生鲜微生物繁殖,减缓海鲜生鲜纤维分解,与冰温贮藏结合可以增强对海鲜生鲜的保鲜效果,因此次氯酸水处理是水产品加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9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