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东老公偏往西,育儿这条路夫妻双方走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真正的终身为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都是最重视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教育观念不一致是很多家庭的常见现象,也是让很多夫妻苦恼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影响夫妻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第一次做妈妈的我总是觉得孩子要按书上养,书上说吃什么对孩子智力好我便准备什么并要求他必须吃完,书上说什么时间学习最有效率我一定会准时要求他坐在书桌前,不管此时的他正在玩玩具或是看电视。长此以往我发现孩子并不快乐,我也是一样的身心俱疲。

后来看着他委屈的小脸我突然觉得我的孩子他需要的是有温度的妈妈而不是冰冷的教科书。我开始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我愿意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尊重孩子的意愿。慢慢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我当然也乐得其所。当我以为生活就是这样母慈子孝的时候,家里总会有个声音告诉你:孩子要严加管教才能成材。

在和先生一起育儿的这条路上发生过很多看似很小,但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因为我们两个人在育儿道路上的个性和观念不同,导致很多情况下彼此出现完全极端化的想法。我记得我的先生有多次对我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你宁可无下限的宠爱孩子,就不知道听一听一个理性大人的见解呢?很多时候先生在育儿的问题上和我秉承的想法不同,我都是在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的基础上,做出让孩子感到满意的决定。但是在父亲眼里看来,这就是溺爱孩子的表现,比如说她在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因为胆小怯懦而无法交到朋友,当我得知她送给了同学自己最喜欢的文具盒当礼物去交朋友的时候,我选择认同孩子的观点,但是在一个父亲的眼里看来,这并不利于对孩子今后的教育。很多类似的分歧还发生在更多育儿的细枝末节里。但是对于先生的反驳,我选择用犀利的语言去打断先生的抱怨,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是这对于他而言,则慢慢成为了我们之间隔阂的开始。

后来,我们夫妻之间的育儿矛盾逐渐演化为我们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先生曾经这样对我说:为什么觉得你现在对我的尊重感越来越少了?我思考了一下我们之间这段时期里的相处模式,发现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之间对待育儿问题的上的思维差异,导致了两个人之间开始变得疏远,于是我不禁暗自伤神?

直到后来我发现我与先生的这种距离感已经影响到了孩子,在家里他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一旦发现我们争吵不管什么原因他都马上主动认错。他觉得是他影响了父母的感情。那么小的孩子心里竟然充满了负罪感。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开始重新思考我与丈夫的这种矛盾的状态。突然明白不管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多么不同,我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孩子积极阳光的成长,希望我们的小家越来越好。

于是我主动找先生聊天,这也貌似是我们第一次为了孩子的问题促膝长谈。后来我们也终于达成共识,教育孩子求同存异。他教育他擅长的部分我教育我擅长的部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慢慢的也总结出些许门路,比如:不参合,不当面,不理论。这三不原则专门对待先生与我教育理念的不同。

1、不参合:就是孩子爹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尽量回避,既然孩他爹觉得孩子做的不对我就应该充分地相信他能教给孩子一些我所教不了的东西。

2、不当面:关于孩子爹对孩子的态度问题,即使我认为有不妥的地方也不会当孩子面跟先生理论,因为我们想让孩子明白家是讲爱的地方并非讲道理的辩论场。

3、不理论:每次先生教训完孩子我不会再马上站出来反对,即使有时并不是孩子像他看上去的那样不争气。我只会心平气和的告诉他孩子把玩具带到学校并非他太贪玩,而是他和新交的朋友约好了互相分享得到新玩具的喜悦。每次告诉他更多的他不知道的孩子的小心思他也能更多的了解孩子,毕竟他工作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少些。这样他也会反省自己给出更合适的教育方法。

在夫妻沟通上面,我对先生送温暖、道原由、多体谅、常撒娇。

1、送温暖:自从有了孩子家里的压力变大先生的工作也更是努力更是辛苦,我开始在他出门前准备好他要穿的衣物,提醒他天气如何注意防晒或是记得带伞。工作不忙的时候尽量创造二人世界让他觉得并不是家里的中心永远都是孩子,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同样的爱孩子的同时我们也爱着彼此。

2、道原由:先生一直觉得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见解和能力,他给孩子准备了现阶段孩子必读的所有教材,并希望孩子有时间都要读完并写出读后感。可是孩子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孩子爸就觉得他太任性,我会告诉他孩子在学校要学老师教的所有知识,回到家要完成各课的家庭作业。然后阅读时间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完成一天的学习作业就已经很累了,毕竟孩子精力有限。我会问他课外阅读应该是孩子的解压方式还是负担?他其实比我这个老母亲更希望孩子快乐。

3、多体谅:孩子爹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定是各种加班各种应酬,开始我总抱怨他只顾工作从来不关心我们娘俩甚至都不知道孩子穿多大码的鞋子。后来他开始调出更多的时间陪我们娱乐。可是每天总是我们睡觉了他又去忙工作看着他疲惫的身影我不再要求他一定要陪我们去公园去购物,在他忙的时候我带孩子安静的陪着他,他闲下来了自然也会犒劳我们出去玩耍。

4、常撒娇:如果说爱情有什么保鲜剂那一定是常撒娇,当然我说的常撒娇并不是无理取闹的那种,而是适时的表现出自己的辛苦争取放假的机会,放下每天重复的家庭琐事,约朋友逛街,看一场种草很久的电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适时地抽出时间充实自己让自己慢慢变好是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

每个家庭成员的认知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教育理念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彼此理解共同进步一定可以让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1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