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作为营养师应该在自己孩子喂养方面是毫无争议,毋需担忧的。其实,这方面我也曾和家人有过争执。孩子七个多月时,奶奶曾过来一段时间帮忙照看孩子,本想着我能轻松一些,却因为外出时给孩子带成品辅食的问题跟我们发生了争执。
她反对我给娃带成品辅食的理由有一大堆:
“亏你还是个营养师,竟然图省事儿,给娃选择成品辅食!”“那选材和加工过程能让人放心吗?里面添加了些你什么都知道吗?“我看新闻里动不动就说,这家的婴儿辅食含糖超标了,那家的婴儿米粉里含钠超标了,钠不就是盐吗?我可听人家说有个妈妈给孩子粥里加了盐把孩子都给害死了!”“连美国进口的的婴儿米粉里都含砷了,那砷可是砒霜,是毒药啊”......
弄得斌姐我是哭笑不得。
我家奶奶的这些认知不是个例。在如今互联网知识环境下,家长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很多妈妈也同她一样谈糖色变、谈盐色变,甚至把营养成分表看成原材料表。网上各种对婴儿辅食问题的失实报道更是让她们饱受惊吓,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为宝宝作出选择,甚至每一次的选择都让她们如履薄冰,就怕过几天新闻就爆出来这款产品有问题。因此她们常高喊“还有什么是安全的?!”
很多人也会问我,身为营养师的你,为什么还要给宝宝选择成品辅食呢?
我为什么给宝宝选择成品辅食?
不可否认,自制辅食有着它显而易见的优点。比如,自己制作的更新鲜,如果各个环节把控的好会心理上更放心,但也有着不可否认的弊端,营养和口味不好把控,有时候费时费力做好,还可能因孩子不买账或者做得过多而倒掉造成浪费。
相较于自制辅食,成品辅食节省时间,按需喂养不会浪费;有些成品辅食的配方经过营养师设计,相对于单一的食材,更为全面、均衡;携带方便。当然,遗憾的是部分天然营养素会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流失,但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衡量利弊!对我而言,成品辅食还把我从围着娃团团转的苦逼生活中解放了出来!
至于大家所担心的过多食品添加剂问题,多是不正规厂家才会存在,只要掌握正确的选择方法,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就跟大家说一下我是如何给宝宝挑选成品辅食的。
教你看懂食品标签
给宝宝选择食品的关键是要学会看食品标签。按国家标准规定,在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项目,若缺少上述十项中任何一项都不要购买。
1、关于配料表
一般12个月以内的宝宝不建议添加盐,小月龄宝宝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产品的成分。正规厂家的产品,如果含有盐、糖等添加剂,都会在配料表里显示出来。配料表的成分顺序按照添加量的多少排列,越靠前含量越多,越靠后含量越少。配料表越短越好,说明添加剂越少,还原食物最真实的味道。
2、关于营养成分含量表
很多妈妈会说这个表看不懂,但如果你想给宝宝补充营养,如补铁、补钙等,营养成分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它能告诉你从这个食品中可以获取什么营养,获取多少。
能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过多过少都是不好的。少了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过多则给身体增加负担,带来一些健康问题。
我在给宝宝选择辅食的时候,更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