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作为最普遍的食材之一,种植它的人是非常多的,自然竞争压力也是非常的大。但有一个人却总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将自己的莲藕出口到了东南亚欧洲北美等13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莲藕被他卖出各种花样,年销售额达到了多万元。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大家走进这位老藕农变身新农人的故事。
这位藕农名叫吴近货,也算是做莲藕生意的老人了,早在年就离开了湖北,到广东做莲藕的收购批发生意,在当地也算是比较有名的收购商。随着自己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大,也开始有一些莲藕的出口商主动找上门来与他长期合作。
那时莲藕的收购价是1.1元一斤,出口价是3.8元一斤,他的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但是,渐渐地,吴近货发现收购的莲藕会存在品质不是特别稳定的问题,收购的价格波动也很大,在订单量多时,甚至连货源都难以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莲藕的损耗率也高达5%以上,并且每运回一万斤莲藕,单是物流的费用就要花费三千多块钱。所以后来,他就开始考虑要不自己来种植莲藕。
湖北向来都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因为湖北境内有湖泊众多,也是我国莲藕的主产区之一。而且在年,武汉市江夏区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吴近货听到消息之后,直接投资了多万元,一口气流转了亩地来种植莲藕。
吴近货的基地紧挨着是一个南水北调的移民村,叫武当村。公司成立以后,其实也给当地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村里的很多人也受到了他种植莲藕的影响,也开始跟着学习种植,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年,吴近货的莲藕也到了丰收的季节,他自己种植的莲藕要比他以前收购莲藕的成本低3角钱,正好可以用降低成本的钱来转换为优惠的价格,同时还提高了自己在行业的竞争力。因为自己种植莲藕,出货也非常稳定,品质也把控的很严格,再加上优惠的价格,他的生意也随之越来越好。就在吴近货觉得所有事情都在走上正轨时,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年的某天,吴近货收到一条反馈信息,而这条信息的内容也让他损失了80%的订单。出口商说他们最近收购到的莲藕,发黑比例普遍超过了30%,要求全部退回。其实,他销售的莲藕在发货时所允许的发黑比例是不超过总质量的15%,但是由于夏天当地的气温相对较高,对莲藕品质的影响很大,所以等莲藕运输到了出口商的手中时,发黑的比例无疑增加很多。
就在同时,吴近货得知一家同行莲藕发黑的比例只有0.5%。出口商基本把订单都给了同行,发给他的订单还不到原来的20%。他也想过去学习别家莲藕的保鲜方法,但这算是商业机密,谁都不会透露的,他只有凭着自己不断摸索尝试。他把莲藕照常包装好,放在工厂里,模拟运输时的条件,每天观察记录它的变化,终于被他发现了莲藕变黑的原因。
吴近货发现莲藕的表皮非常的嫩且薄,轻轻的用指甲一刮就能划破,而当果肉与空气接触之后就会很快的变黑。他之前也没有太注意到莲藕表面上细小的划痕,因此在很多莲藕发货时是洁白的,到了出口商手里就会变黑。于是吴近货想到了一个方法,他要工人全部手工挖莲藕。
可手工挖藕不仅效率低,成本也高,对于工人来说也非常辛苦,需要用力挖开莲藕旁边的淤泥。通常一个熟练的挖藕工人,一天最多可以挖斤左右的莲藕。所以吴近货的要求让很多人都没办法接受,而且他还要求量,这样的工人就很难找到。但就是这个看似费时费力的要求,才是最终解决莲藕发黑的方法之一。
吴近货专门培训了一批工人负责质检,并要对莲藕必须进行三次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莲藕筛选出去。每天挖出的新鲜莲藕,光是最后一遍筛选,就能淘汰掉将近40%的莲藕。
包括在莲藕出口装运过程中,每个包装箱里都铺上了厚厚的马尾松木屑,既能防止碰撞,还可以起到湿度均衡的作用。而且吴近货也会根据季节温度湿度等变化,来适当调整马尾松木屑的湿度和保鲜剂的浓度。经过这一系列的不断试验之后,吴近货的莲藕就算放置35天,发黑的比例也不会超过0.3%。也是因为解决了莲藕的发黑问题,在年度,出口商发给吴近货的订单相较之前增加了一倍。他的年销售额也快速增长到了多万元。
然而,随着出口量的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提高了莲藕采挖和筛选标准后,一箱出口莲藕的成本比原来就高了一元钱,基本抵消了自有基地的优势。吴近货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想方法来保持价格的优惠。
吴近货每天都会抽时间去巡视藕塘,将这些地分块,通过科学分析后对划分出来的每块地施以不同的肥料,从而不断产出更多更高品质的莲藕。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吴近货的莲藕产量比大部分种植户都高出三四百斤,有的品种甚至高出上千斤。
年是吴近货莲藕的一个丰收年。然而与此同时,随着这几年的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上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很多种植户的莲藕只能赔本卖掉。
除此之外,吴近货每天还有一万多斤的次品藕需要销售。正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咸宁市嘉鱼县有做莲藕深加工生意,而他每天都有筛选下来藕可以拿来加工,于是他马上就赶过去学习。回来之后,立刻投资了多万,建立了一个食品加工厂。
当吴近货投入生产之后发现,每一种产品的制作工艺和要求都是不一样,只有对莲藕腌制之后进行加工才能保证藕片的完整性。除了藕片,他的加工厂还生产了新鲜爽脆的藕夹和藕圆子。吴近货的深加工产品最高能使莲藕的价格提高九倍,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多万元。
年初,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莲藕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全部都停止发货。复工复产之后,吴近货的订单数量与之前相比,减少了30%以上。
同样在疫情期间,网购和社区电商的热度也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主要采购渠道,吴近货也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商机。他与武汉的一家大型商超合作联营,成为这家商超蔬菜供应商的股东。
吴近货打开了国内市场后,也增加了他莲藕的需求量,他和三家合作社16户种植户建立合作,每年收购他们种出来的莲藕进行销售,还带动了80多个人共同致富。他和莲藕打了30多年的交道,但是依旧不满于现状,引进高新机器和人才,研发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宗旨就是跟着市场走,跟着时代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