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的主持人再到《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当家花旦,这一路走来,董卿仿佛不断的在自己的身上增添不同的色彩,从青涩到知性,从温文尔雅到波澜不惊,在没有停下步伐的旅途中,董卿走的每一步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舞台上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董卿,对待爱情也如同古代女子一般,渴望简单纯粹的爱情,哪怕没有物质,只要双方对彼此保留真心,透明真挚即可。
现代人的爱情已经远远离开了从前那份至死不渝的心,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快餐式爱情”,解决了一时的温饱,便会遗弃。
人在形形色色的风景之中挑花了眼,以至于等到真正渴望爱情的时候,却发现这时的真心已然成为了一种奢侈。
所以,简单快速能得到的,从来都不是爱情,所谓爱情,必定是经历了千锤百炼,最后才能得到的一种结果,它是“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的间接表现。
因此,真正的爱情,就如同董卿曾说过的那样:“最好的爱情并不是像火焰一样,而是像水一样,因为水可以长流。”
一、“不离,不弃”是爱情的本质
人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经历以及情绪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之前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女人和女孩有什么区别?”
评论区回答说:女孩谈恋爱的时候喜欢听甜言蜜语、而女人则喜欢对方直接给自己一个猛烈的拥抱;
女孩关心别人是因为好奇,女人关心别人是因为感同身受;
女孩喜欢和爱人整天待在一起,哪怕彼此不说话,女人更喜欢双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年轻或者热恋期的感情总是在罗曼蒂克式的浪漫之下来的轰轰烈烈。
可是当我们目之所及,却发现那些能够相濡以沫到最后的爱情,虽没有甜言蜜语,却也有难得的云淡风轻。
或许有人喜欢孩子气地恋爱,有人喜欢波澜不惊,平稳安定的爱情,而有的人则无法一时间适应热恋期到疲倦期地转变,而选择给爱情“充电”,制造新鲜感。
活泼也好,安静也好,爱情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离不弃却是它有且仅有一个的本质。
二、爱情走到最后更多的是因为习惯
外国有一位老夫妻,妻子性格比较温柔缓慢,丈夫的性格则比较简单直接,如此南辕北辙的两个人相伴多年,却也没有因为差异离开彼此。
丈夫喜欢钓鱼,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因为鱼竿的损坏,已经有几天没去鱼塘了。
吃饭时,妻子慢慢悠悠地把饭菜放到桌子上,丈夫嘴上说着对妻子拖拉习惯表示不满,但是手上的动作却不曾停歇,他把面包掰碎泡在牛奶里,因为他记得妻子胃一直不好,面包泡得绵软些更好消化。
饭后,丈夫去了仓库准备去修坏了的鱼竿,只见原来放旧鱼竿的地方赫然放着一只崭新的鱼竿,这是妻子送他的小礼物。
因为知道她胃口不好,所以帮她把面包泡的绵软;因为知道他喜欢钓鱼,所以默默地为他买来了新的鱼竿。
你看,这样的爱情没有浪漫,没有甜言蜜语,却因为真实,因为习以为常地关心,因为在乎对方的习惯,所以哪怕是性格迥异,也依旧相伴走过半生。
安妮宝贝说:“爱一个人没有成为一件简单的事一定是因为感情的深度还不够。”
爱情的开始或许是因为颜值,因为性格,但是爱情走到最后,一定是因为彼此习惯性地付出。
三、爱情最好的状态便是共同成长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在大学期间是校花,但是婚后,她专心于做全职太太,以至于丝毫没有留意丈夫陈俊生独自成长的脚步。
爱情里,一方走得太快必定会让这段感情出现失衡的状态,由于罗子君热衷于保养、买奢侈品,导致她和陈俊生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因为步调不一致,只能选择中途退场。
爱情中参与者的关系,就像是“两人三足”的游戏规则,两个人只有始终步调一致,才能在赛场上越走越远,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一人过快或是过慢,都不能保证彼此会一直顺利地走下去。
老戏骨陈道明和杜宪这对神仙眷侣,一直都是娱乐圈模范夫妻的典范,他们虽然身处娱乐圈,却从来没有传出一次绯闻,他们一直都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里用心地爱着彼此。
而陈道明对爱情以及婚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夫妻结缘的最大意义不是吃饭穿衣、生儿育女,而是彼此滋养、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档次。”
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也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我们更多的是和那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去享受爱情这个整场花开的过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只有共同成长的爱情才能一直保持最热烈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