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都是倒计时,这款云南高原蓝莓再不抓

网购指南

#hz,05

你会不会被食物绑架?我经常。。。

“你多吃点蓝莓,保护视力。”“多吃胡萝卜,提高免疫力。”“多吃菠菜啊,补铁。”

于是——

早上一拳头蓝莓,每天两拳头蔬菜,再来三拳头米饭…练就了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好身体。

明明不喜欢,还要安慰自己,像蓝莓这样的食物,就是“很有用”。

直到最近我才深刻认识到,有些“正确”的食物,可能只是我没找到好吃的。

比如蓝莓吧,朋友就给我寄来了一箱云南高原蓝莓,说的神乎其神。

“肯定是你在杭州买不到的,多吃点,7月雨季前就没了。”

我认真看他寄来的三盒蓝莓。

这粉霜裹得,是比平日里买的更新鲜。

我平时买的那些蓝莓,皮和肉的融合特别牢,咬下去,皮就占了一半。也谈不上甜,我都是一把吃了,迅速完成任务。

而这次的蓝莓,吃了以后发现,还真的很不一样。

可能是果径够大,舌尖划过蓝莓的果肉,能清晰地感到它里头的纹理。

从前形容蓝莓撑死就一个词:酸酸甜甜,而这个果,甜味更富饶。更精确的说,一分酸九分甜。

朋友说,没错,这一季的蓝莓就是9甜1酸。

尽管一年四季都有,云南蓝莓真正的“果期”在4-6月份。

这次他给我寄来了三个规格的蓝莓。最大的18mm,相当于5毛钱硬币。

从左往右吃,明显能感受到差别,个头越大,汁水也就更为丰盈。

最爽的就是吃特大果,个头快赶上葡萄了,颗颗爆浆,肉感十足。

果汁量也是一般蓝莓的两倍。

我还特地称量了下,一个大果相当于三个小果。

最近天闷热,我就把特大果冻起来。

等午睡醒了,捞出一把冻蓝莓,一颗颗放进嘴里,等到最后一颗塞进嘴巴里,精神气都被吊起来了。

忍不住打call,还是云南蓝莓好啊!

我吃到的这盒蓝莓是云南的。

熟知地理的也知道,蓝莓是舶来品。中国第一茬蓝莓长在了青岛,很酸,不好吃,慢慢南移。直到到了云南,才开始开挂的人生。

云南的气候你也知道的,海拔高,光照充足,果蔬到了这里,都像到了伊甸园。

而我吃到的蓝莓呢,属云南蓝莓的“核心区”。

海拔米,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想想就知道,出产的蓝莓更加甜。

其实,日照充分还有一个好处,花青素的含量也高,是别的产区的3~5倍。

更棒的是土壤,火山喷发形成的酸性红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产出的蓝莓口味更浓厚。

尽管,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市售蓝莓,而朋友却和我说,他寄的蓝莓只有5、6月份能吃到,7月份雨季来临就结束了。

我问他,雨季时蓝莓就不长了吗?

他说不是的,这个蓝莓好吃是因为这片蓝莓园施有机肥、露天种植,阳光照耀,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所以味道浓郁。

而且五六月份雨季前蓝莓病虫害较少,使用物理诱捕就可以进行防护。七八月份雨季来临时,高温湿热,病虫害非常多,一定得使用农药才可以。

因此这片蓝莓园,经过了十年的种植,优选品种不断淘汰,留下来的都是五六月份成熟的品种,还近乎是传统种植法:使用农家肥、人工除草、物理除虫、人工采摘。

这批蓝莓不光兼顾了口味,吃起来也非常的安全。

不过这样的传统种植,人工辛苦,效率又低,拿采摘果来说,果农一天下来要换十几双手套...不过,人工也确实有机器办不到的巧。被我夸的粉霜,之所以那么浓厚,也是因为人工一颗颗剥动的缘故。

我把蓝莓分给了编辑部的同事吃。

有个号称吃遍了某马某姆某丰某汇还有家楼下的果蔬店的蓝莓小能手说:“这蓝莓是我这段时间里吃过最好吃的,完全停不了手。”

当下,我向果园定了份。

价格谈的很优惠。g/盒,6盒组合装直接包邮。

常规果元/6盒,大果元/6盒,特大果元/6盒。一盒18元起。

其他事项,我统一写在这里:

·为确保新鲜,省外都是发空运。

·其余的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因蓝莓自身生态系统稳定,采摘后不使用任何保鲜剂,可以冷藏保存3-7天,仍旧香气馥郁。

·另外,蓝莓也能适应-40℃的超低温,所以夏日蓝莓不妨冷冻冰镇一下,会富有“肉感”哦~

想要买蓝莓的可以加群,我给大家开团,有闪购价。

↓↓↓本图文版权归小O编辑部独有,欢迎留言,严禁盗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