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很多地方越冬茬番茄正处开处结果期,种植番茄的效益即将显现,番茄商品果的好赖与这个时期的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尤其是药、肥必须谨慎选择使用,用多了不仅影响口感而且有增加农残的风险,用少了又不管用,那么有哪些核心管理技术是大家应该掌握的呢?冯老师集多年实践经验为广大番茄种植户总结:5招增甜,3招转色,2招耐贮运一、番茄结果期,增加番茄糖度提升口感的五大措施保护好造糖工厂—叶片由于叶片是造糖的工厂,因此要保护好叶片,在幼果期喷糖醇钙或葡萄糖酸钙或含有钙硼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喷施果实及叶的正反面(重点喷叶的背面)。2.喷施增甜叶面肥从膨大期到收获期,喷施叶面肥时要喷全株,具体配比:葡萄糖50-克+磷酸二氢钾80-克+纯粮醋50克+复硝酚钠,每7天喷一次;3.施冲施肥在番茄膨大期至转色期,冲施磷酸二氢钾5斤加上葡萄糖5斤(或甜蜜素克/亩);4.控水转色期少浇水或不浇水,后期收获前10天不浇水,旱果好吃,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即可。5.增加光照如何增加光照呢?在保证棚体温度不低于15℃的情况下,进行早掀帘晚盖帘,注意棚膜的清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人为创造光照条件。充足的光照条件可以使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叶片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供给作物吸收,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并且还要增加昼夜温差,昼夜温差有利于糖份的积累,增甜最好的昼夜温差为15℃,如何增加温差,可以通过调节棚温来增加昼夜温差,即白天保持棚温在28-30℃,夜间保持在13-15℃,最低不得低于13℃,具体操作根据天气和果实情况灵活掌握;二:除了口感,番茄的外观颜值也至关重要,所以要用人为措施来进一步加强番茄转色,总结转色技巧三点1.控制湿度高湿转色不良,转色慢甚至不转色。那么如何控制湿度?控制在多少合适?土壤湿度55%-65%,空气湿度70%-80%为宜,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少浇水,保持不干不浇的的原则,加强通风透光,在白天上午十点至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棚内气温达到27℃以上的时候把上风口打开,并且要循序渐进慢慢打开,在棚温低于20℃的时候关闭风口,循环操作。2.摘除叶片摘叶前要喷施氯溴异氰尿酸+咪鲜胺进行杀菌保鲜,并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直接摘除果面上的叶片,以防形成花斑和筋腐果,留叶柄,只需要摘除叶片的1/2-2/3。那些距离果实近并且阻碍阳光照射的叶片进行摘除。喷叶面肥防治筋腐果效果较好(每30斤水加葡萄糖50-70g,加醋50g,加植物生长调节剂10g,加磷酸二氢钾30-50g,加硅丰环2g)7-10天一次,连用3-4次,或药肥同喷均可(叶背面为主,正反都喷)对防治筋腐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3.铺设反光膜转色期不翻地,因为表土的土壤表层里有浅根系,浅根有利于上糖和增色。并且还可以在地表铺设反光膜,并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葡萄糖,可增糖1-2度并且转色率也会提高15%。三:两招解决,如何让番茄果实在流通过程中更加耐贮耐运,保持新鲜度?1.综合运用“保鲜剂”延缓采摘期假如现在菜价行情不好,又接近成熟期,或者阴雨天气想延缓成熟该怎么办?可用冯老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的增加储藏期的配方,用氯溴异氰尿酸或咪鲜胺+DA-6(安鲜脂)+赤霉酸+芸苔素+复硝酚钠半量(也可以加磷酸二氢钾),能保鲜延缓收获期,增加储存时间。2.采摘前后要如何做,才能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延长5-7天采摘前10天进行控水,以及采摘时轻拿轻放以防挤压,并且萼片也要同果实一起摘下存放,萼片一同摘下的同时就已经能够减少果实水分的流失,采摘前10天进行控水就是为了防治果实水分过大,有机物含量过少。干物质多,保存时间就会延长。关于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的更多内容待续,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