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可以延长果蔬的货架期,防止它们腐烂变质。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鲜剂分为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两类。除了杀菌剂具有保鲜作用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也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可以被归类为保鲜剂。在这一期的图文中,我们将重点聊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保鲜剂”,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它们。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种叫做“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是一种能够促进果实坐果和膨大,保持果实新鲜的物质。苄氨基嘌呤可以被作物的根茎叶和种子吸收,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小。它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来实现它的作用。在作为保鲜剂时,可以在白菜、辣椒、茄子等作物收获前或收获后进行喷雾处理,或者对果实进行浸渍处理。不同的作物对苄氨基嘌呤的处理浓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大白菜甘蓝的处理浓度为30mg/L,花椰菜为10mg/L~15mg/L,辣椒等茄果类蔬菜为10mg/L~20mg/L,瓜类作物为10mg/L~30mg/L。此外,苄氨基嘌呤与赤霉素的混合使用效果也比较好。
另外一种常见的保鲜剂是叫做“对氯苯氧乙酸”的物质,它可以抑制柑橘果蒂叶绿素的降解,发挥保果和保鲜的作用。在柑橘果树生产中使用时,可以与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起复配使用,处理浓度为25mg/L~35mg/L。对于甜橙或蕉柑的贮藏保鲜,可以与小苏打进行浸果处理。
甲基环丙烯是目前用于水果保鲜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它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和作用来延长作物果实的衰老过程,达到保鲜的效果。甲基环丙烯有不同的产品形式,如可溶性粉剂和微胶囊,使用浓度为毫升/L~毫升/L。
此外,还有一些保鲜剂如噻苯隆、赤霉素等也可以用于保鲜处理。噻苯隆作为低浓度使用时表现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以作为大白菜、甘蓝、芹菜等叶菜类蔬菜的短期贮存保鲜剂。赤霉素可以用于柠檬果的保色保鲜处理,使用浓度为mg/L~mg/L。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保鲜剂。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延长了作物的货架期,减少了食物的浪费。然而,使用保鲜剂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过量使用保鲜剂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使用保鲜剂时需要按照合理的浓度进行处理,并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其次,保鲜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最后,虽然保鲜剂可以延长货架期,但它们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在购买食物时,我们也要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避免完全依赖保鲜剂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保鲜剂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减少食物浪费。然而,使用保鲜剂仍然需要谨慎,并且应该注意合理使用,保护环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确保食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