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果蔬贮藏与加工研究所实验室里,韦莹莹、姜舒两位老师和研究生们正在分离培养腐烂水蜜桃上的微生物,以找到解决真菌引起的水蜜桃病害的防控方法。而在沙溪镇孙家田村的庆兴家庭农场里,农场主人吕贤庆正焦急地等着韦莹莹他们的实验结果。韦莹莹、姜舒是宁波大学的老师,也是青年博士,其中姜舒留美期间还在美国学习深造了果蔬加工技术。而吕贤庆是沙溪镇水蜜桃种植大户,原本两人并不认识,在县科技局的牵线下,双方开始了合作,希望能一起努力解决水蜜桃易腐烂、不耐贮运的难题。“实验数据已经分析完了,希望能尽快鉴定出病原菌。”韦莹莹说。因为与奉化接壤,近年来,沙溪镇引进优质水蜜桃种植,并渐渐形成了“沙溪水蜜桃”品牌。8年前,吕贤庆和大哥吕炎兴在村里的“上择树有山”承包了亩左右的山林开始种植水蜜桃。这是一座海拔米左右的高山,桃子种在西边的山坡上,日照充足,加上山林间昼夜温差大,庆兴家庭农场的水蜜桃口感很好,颇受市场欢迎。“与别人大多将桃子卖到奉化或者本地的桃农不同,我们的水蜜桃大多数卖到了温州市场,而且都是一箱一箱销售的。”吕贤庆告诉记者。虽然不愁销路,但鲜甜多汁的水蜜桃始终有一个致命弱点:保鲜时间短,特别是快递时如果多耽搁几天就会影响外观和口感,还会有腐烂现象,这对沙溪乃至新昌水蜜桃的品牌也可能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前几次的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沙溪镇桃农一直想要解决水蜜桃的常温保鲜难题,回来后,我们开始物色专家,最后找到了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副院长邵兴锋教授,邀请他们来沙溪一起解决这个难题。”县科技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梁军表示,此前,宁波大学在新昌成立了宁波大学新昌技术转移中心,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地和校企科技服务工作。今年4月,邵兴锋教授带着韦莹莹、姜舒来到沙溪进行实地调研,回去后,决定利用现有的保鲜剂在沙溪进行相关试验。7月16日,韦莹莹和姜舒再次来到了庆兴家庭农场,在吕贤庆的带领下,现场采摘、挑选水蜜桃,并开始装箱对比试验。“第一阶段的试验其实很简单,我们将水蜜桃装箱后,分别放入1包保鲜剂和2包保鲜剂,与不放保鲜剂的作对照。快递运回宁波的实验室后,我们再查看结果并测定品质。”韦莹莹告诉吕贤庆。那水蜜桃为什么特别容易腐烂呢?“桃子是呼吸跃变型水果,成熟过程中会放释放乙烯,乙烯会进一步加速果实的成熟和衰老,成熟的桃子特别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染,常温下放置三天就会发生腐烂。”在桃子装箱时,韦莹莹也作出了解释,“所以我们在采摘时一般会选择七八成熟的果实,此时果实已经达到了生理成熟,在贮藏、运输途中完成后熟,达到最佳的食用状态。”听完韦莹莹的讲述,大家恍然大悟。回到宁波大学的韦莹莹收到了从沙溪寄出的水蜜桃,打开后,果实色泽和硬度都不错。室内放了两天后,不同处理组的水蜜桃发生了明显变化:没有放保鲜剂的桃子出现了严重的腐烂现象,放一包保鲜剂的桃子腐烂情况显著减轻了,维持了果实的硬度和色泽,状态还明显好于放两包保鲜剂的桃子。“保鲜剂并不是放得越多越好,我们希望能找出保鲜剂的最佳使用浓度。”韦莹莹说。此后,在拿到实验数据后,韦莹莹和同事们开始了下一步研究工作。“虽然从实验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快递纸箱里放入保鲜剂的做法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桃农的角度是希望快递运输一两天后,消费者收到完好的、没有一个发生腐烂的桃子。只有达到了这样的保鲜效果后,我们才会制定技术规程,推广给种植户。”韦莹莹告诉记者。吕贤庆也希望博士们能尽快研究出延长桃子保鲜的技术,不仅对他自己,对新昌的桃产业也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