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生活,对印茶局你眼前的茶并不是你想要的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年头我们去超市买瓶水都得挑半天。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饮料的口味和品种不计其数。可乐、雪碧喝腻了,喝点什么好呢?还好,我们还有各种瓶装茶——红茶绿茶花茶水果茶。不想喝碳酸饮料,又不想喝白水,瓶装茶是最好的选择;甜的恰到好处,又和碳酸饮料口感不一样,而且,它们都说自己是茶,听起来还感觉比较“健康”。曾经有段时间,朋友的桌子上每天都会出现一瓶“XX冰红茶”。有人曾经问过他:你都胖成这样了,为什么还天天喝个冰红茶,想把自己灌醉吗?他嘻嘻一笑,说:为什么不呢,里面有茶,清油消脂有益健康呢!大婊姐看着他那脂肪堆积出的褶皱,心里默默叹息:每天都在喝(所谓的)冰红茶,可是你真的不了解它。在欧美,瓶装茶主要作为碳酸饮料的替代品,以调味茶为主,工艺是将茶加工成速溶茶粉或者浓缩汁、兑以香精和甜味剂。而在喝茶传统悠久的日本,瓶装茶则努力接近真正茶的口感,无糖和无添加的“纯茶”,是主流。中国的第一瓶瓶装冰红茶,在年推出,距今已经整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冰红茶也越来越高级——康师傅和统一的战场从方便面燃烧到红茶,最经典的柠檬冰红茶、加了薄荷的冰爽茶···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生的例如冷泡红茶、维他XX茶等瓶装罐装茶。时至今日,我大天朝仍是调味茶的天下,纯茶?大概还处在摇篮阶段。点滴生活,对印茶局纯茶or调味茶傻傻分不清楚按照国家标准,瓶装茶分为四类:不好意思,我看着也有点懵逼。简单粗暴地讲,按口味可以分为两种:调味茶,纯茶。凡是加了非茶口味元素的,比如加果汁、奶、二氧化碳、食用香精等等,都是调味茶;不调味,除了茶别的什么都没有,就是我们所说的纯茶。无论什么档次、什么品类的瓶装茶,原料里肯定都有茶。虽然都是茶,但高下之分主要在原料。茶原料一般分三种:茶提取液、茶浓缩液、速溶茶粉。茶提取液茶提取液,就是用热水浸泡茶叶再过滤,和浓缩液、茶粉相比,它最接近冲泡茶、原叶质量较好、风味和香气受损最少,最能还原茶本身的口感。茶提取液是纯茶最常见的原料,本身香气和滋味优秀,很少用糖、香精来“遮瑕”。速溶茶粉/茶浓缩液茶浓缩液,就是将茶液过滤浓缩,速溶茶粉可以理解为茶浓缩液的干燥版。原料通常为中低档茶叶、瑕疵很多。而且,从浓缩液到粉末,经过的高温加工步骤越多,香气和风味会损失越严重。它们通常出现在调味茶里,借助糖和香精调味,掩盖茶底本身的瑕疵,同时还有各种添加剂来稳定茶汤质量。点滴生活,对印茶局你喝到的口感不是回甘其实是添加剂和糖啊茶本身是有甜味的,叫做“回甘”。然而,食品工业里的瓶装茶,即便是原料上好的茶提取液,经过重重关卡:浸泡、提取、过滤和灭菌,瓶装茶里能提供甜感的物质(比如谷氨酸等),都已经所剩无几。想在瓶装茶里尝到甜味,真的很困难。可是为了口感,只好加糖。结果就是,糖会掩盖茶的香气和滋味,让它成为一瓶糖水饮料。除此之外,加糖的另一个附加缺陷,就是热量爆表,看下面这张图,知道什么叫一口气喝出一个胖子了吗?很多人喝茶都是因为茶多酚对人体的多种益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抗炎、抗癌等。而将茶多酚摄入量换算为茶饮料的瓶数,如果是统一冰红茶,想要摄入达到消脂等作用含量的茶多酚,就得每天喝2kg,即4瓶,相当于多吃了4.5碗饭。俗话说,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那些随着瓶装茶一起喝下去的糖,早已暗中为你的变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经过一道道工序,茶饮料早就与原来冲泡的茶汤相差十万八千里。加之制作成灌装茶饮料,防腐剂、保鲜剂等添加剂更是难以免去了。看看成分表:白砂糖、柠檬酸钠、焦糖色、香精······大婊姐实在找不到某些瓶装茶喝起来爽点究竟在哪儿,emmm···怎么看都像是添加剂堆砌出来的饮料而已。所以啊,瓶装茶饮品因为含糖高,并不能解渴;含添加剂多,并不一定健康;营养价值并不高,不如自己冲泡。插一句不喝瓶装茶的各位可以看看对印袋泡茶精选原叶与花材喝这个完全不会胖冲泡步骤也灰常简单1.撕开内袋取出茶包2.把茶包丢进杯子里3.往杯子里注入热水4.静置3-5分钟就可以喝啦~—end—原创文章授权转载图文丨对印大婊姐点滴生活对印茶局对印生活研习社「长按扫描,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