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管”也叫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是国家成立用来打击农村伤农害农的一支行政执法队伍。主要执法范围包括农村农业、林业、畜牧业、动植物以及农村土地、宅基地等违法违规行为。而5月份正是农忙时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也下到农村田间地头严查农民各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有这样三类人抓住罚款,严重的甚至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生产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
这些年老百姓对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是深恶痛绝,本来一年的播种的时间并不长。一旦购买了假的种子,没有如期发芽,不仅耽误了播种的时间。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土地也荒废了。因此农业综合执法对这种伤农害农的行为是严厉打击的。不仅生产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农作物种子都在严厉打击范围之内。
例如年,内蒙古4月份的时候开展“昆仑”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数月之内就破获农资领域刑事案件13起,涉案金额多万,抓获犯罪分子10余人。大大的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力保障了农民和国家粮食安全。而如果农民朋友发现有人销售或者生产假冒伪劣种子,记得一定要举报,国家对此类行为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根据《种子法》相关规定,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农业执法人员还可以依法对违法人员处以1万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如果是生产假冒伪劣种子,则处以种子价值5倍到20倍罚款。
第二、农民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
食品安全大于天,现在食品安全非常严重。特别是个别的种植户为了谋取利益,在农产品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使用膨大剂、催熟剂等有毒有害化学药品。而在这种环境下成熟的农产品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是不合格的农产品,上市只会危害了社会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第一百八十五项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是可以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销售主体处以以上0以下罚款的,并没收销毁不合格的农产品。
第三、食用农产品在流入市场过程中,销售主体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药剂的。
例如以前笔者就看到类似案照,大概意思就是有市民在超市购买蒜苔。拿回去炒菜的时候,在用开水焯水的过程中,居然冒起了绿色的泡泡。很明显这是使用了化学药剂了,经过开水焯水,表层的颜色开始掉色。
像这种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第一百八十四项规定:农产品销售主体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药剂的。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对农产品农产品销售主体处以以上2万以下罚款,并没收销毁被化学药剂污染的农产品,农民朋友了解了吗?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5月起,“农管”将严查以下3类农民,抓住罚款你怎么看?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买到假冒伪劣种子和不合格的农产品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一起参与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