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高品质生鲜农产品如何保鲜保质地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冷藏保鲜、冷链物流至关重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湖北省农科院。该实验室属于“十四五”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之一,由江苏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重点突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物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
据了解,该实验室主要有三大研究任务。研发生鲜农产品产地保鲜与冷链物流品质调控技术。包括探明果蔬、食用菌类生鲜品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研究“光-温-气-湿”等环境因子对其衰败进程的影响,挖掘品质劣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创建节能型预冷与栅栏减菌技术,建立高效实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联用精准保鲜技术体系;解析畜禽、水产类生鲜品冷链物流过程品质特性以及内源酶活性、蛋白及脂质氧化、腐败微生物菌相等变化规律,挖掘其内在分子机制,构建新型预处理、品质保持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
研制生鲜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关键设施设备。包括创制适用于现代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的新型节能型智能调控设施设备,包括预冷设施设备、机械冷藏库、气调冷藏库以及其他配套设备;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分区分片、合理集中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研制多功能、复合型保鲜膜和生物基保鲜包装材料,研发冷链物流配套的保鲜剂和环境调控剂,应用推广物理保鲜装备及配套技术(标准),提升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保持其特有品质。
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数字化技术体系。包括研发农产品品质信息-贮运销载体环境信息-物流作业信息一体化采集技术、装备与品质管控系统;创制生物基农产品品质劣变信息指示标签及便携式检测装备;研发面向贮运销载体和生产经营主体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管控系统;构建跨链、高效、协同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通用区块链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冷链物流信息服务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内容来源于凤凰网湖北)
小千热评:科研技术引领着冷链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前瞻性、经济产值,还将对社会发展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湖北在地理位置上作为中国的“腹部”地区,高校林立,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实验室选址此地可以看出国家对加快冷链行业迅速发展的决心及更高的期望目标,希望尽快对行业中的技术壁垒进行攻克,迅速提升冷链科研技术成果,运用于实践中,快速推动全行业的高速优质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