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农产品变得越来越没有味

现在,总是能看到人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现在的水果、蔬菜都没有了原来(童年)的味道?

番茄不再是那个鲜美多汁,可以作为水果食用的蔬菜!

苹果没有了苹果味

不止这些水果蔬菜没有了以前的味道,现在就连猪肉、鸡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香“!

不但口感上不如以前,营养价值也逐渐在下降!有关研究报告称:今天超市里的蔬菜矿物质与50年前相比平均下滑5%-40%;蔬菜中铁的含量在年只达年的五分之一。

蔬果的营养含量随着时间递减

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换来的却是口感和营养的逐渐下降!原因何在?

原因一:“批量”生产,盲目加速生长

现在的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再也不是以前不计较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生产。就拿养一只鸡来说,以前在农村一只鸡出栏时间大致需要一年,用野菜、谷物剩饭等喂养。现在工厂批量生产,为了加速鸡的生长,缩短出栏时间,一般都会采用“催肥“手段,用各种饲料喂养,出栏时间仅需要2-3个月,甚至更短。

这样快速生产的鸡肉口感必定与自然生长成熟的无法比拟,所以,”土鸡、土鸡蛋、野猪、跑山鸡“之类的农产品变得格外稀有,有了差异化,这也是它们的价格高于市场上其它同类产品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大量使用”膨大剂、增色剂、增甜剂“等化学添加剂

对种植户来说,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于他们而言,其实也不愿意使用这些化学添加剂,无辜增加投入成本,但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习惯,不使用这些添加剂,根本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可以说几乎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拿葡萄来说,无核品种葡萄不膨大,果粒小,果型参差不齐,不符合消费者追求“大”的购买习惯,只能自产自销或者烂在地头。

原因三:契合社会发展及市场运输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线上交易走进千家万户。为了满足市场发展以及运输要求,一方面,需要提前采摘和使用不同的保鲜剂等保鲜方式,保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新鲜;另一方面,就需要生产出储运性好的农产品新品种。比如现在市面上的番茄,大多番茄都是果皮厚,果汁较少,硬度高,极耐储藏的“硬果番茄”。这种品种的番茄,正常条件下可存放一个月左右时间,非常适合长途运输。这也就是现在番茄不像小时候那样好吃,失去“番茄味”的主要原因。

综上,农产品没有了“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不是某单一个方面的原因所致,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断升级所致。就像以前我们也许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或者外地水果,现在变得非常的普遍和习以为常。

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和想法,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到底是什么让农产品变得越来越没有“原味”?

在您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右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7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