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与实家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南怀瑾选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元朝有个名家画两只牛打架,很多人看了都叫好。一个放牛的小孩经过,钻进去看,“去!去!这算什么好?狗屁都不值。”人家问他是干什么的?也会画吗?哪里没画好?他说是放牛的,不会画,但是他知道画得不对,牛打架愈打得厉害,牛尾巴夹在屁股愈夹得紧;牛尾巴翘得直直的,不是打架嘛!就这一句话,完了,这幅画也没有价值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就想:为什么在中国,大家都对教授,专家之类的普遍没有一个好印象,主要是这些专家要么说一些大而无当,似是而非的话,让听的人很难入心,很难认可。要么社会上难见他们的身影,没有发挥公众人物的作用。

比如,一些农民专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坐在办公室里替农民着想,然后,发表一些理论去教育农民,叫农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现场听取农民真正的声音,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并做事前,事中,事后全面调查,然后,以农民的身份来发声。比如,土地政策改革,各地具体适宜种植什么,产销前景如何,这需要很具体,很实在的建议。因为,他们可以说话不腰疼,而农民则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全家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啊!

比如,一些专家总是告诉我们普通百姓如何识假,一大套一大套的,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很懂行,蛮有道理的,可是我们普通百姓本来没有空闲,本来难懂,就是懂了又能怎么样?猪肉,牛肉照样注水,难道我们不吃肉?水果,蔬菜等过度使用生长素,催熟剂,保鲜剂,农药等我们难道不吃?无根豆芽菜市场上消失了吗?市场上的垃圾衣服,垃圾鞋,那个怪气味那个大,真是让人难受,虽然不是当场中毒,对身体难道没有潜在的影响?等等等等。

农民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懂得的,对自己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也是一清二楚的,消费者对市场上食物、生活用品是否安全是有感受的,不是一些专家从农民那里,从社会上听来一星半点就可以敷衍的。

如何让一些专家的收入与农民,消费者感受挂钩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专家们的收入与农民,普通消费者切身感受挂钩了,专家们才会真正懂得应该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才会实至名归!否则,也就会如同故事中名画一样,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2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