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雌性不育、小麦抗条锈病、玉米单倍体
1、雌性不育
华南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1(发明人:王海洋;陈家欢;李耀耀;赵永平;赵斌斌;王宝宝;孔德鑫)公开了糖基转移酶ZmKOB1基因及其在调控玉米雌穗结实性状或发育上的应用。本发明从玉米分离得到糖基转移酶ZmKOB1基因,利用基因超量表达技术获得了植株表型为行粒数、穗长和穗粒重增加的ZmKOB1超表达株系;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玉米ZmKOB1基因获得了表型为行粒数减少、穗长变短和穗粒重减少的突变体;在玉米自交系遗传背景下与ZmKOB1超表达株系杂交获得F1杂交种,最终确定ZmKOB1用于杂交种行粒数、穗长和穗粒重的遗传改良,进而提高杂交种的籽粒产量。
2、抗病
山东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7(发明人:吴佳洁;倪飞;郑燕燕;吕波;付道林)公开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hr1B及其应用。
土耳其小麦材料PI携带全生育期抗条锈病基因,并被应用到生产品种Moro、Crest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该抗源对大多数当地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还具有抗性,因此在抗病育种中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该基因被定位于小麦1B染色体短臂的末端,与分子标记Xsdau79紧密连锁。但是该抗病基因的序列以及编码蛋白信息尚未明确,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通过用Moro和普通小麦辉县红杂交,创建了F2群体,并用Xpsp标记对F2:3家系进行筛选,鉴定到12个F2:3家系中其F2植株携带抗条锈病基因,且F2:3家系中抗病和感病单株的分离符合3:1。基于Xpsp标记筛选出抗条锈病基因位点纯合的抗病单株P10?46。进一步用EMS诱变P10?46,并筛选到15份独立抗病突变体。利用RNA?seq、三代测序、SNP?calling等方法分离得到了新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hr1B,本发明发现该基因与小麦抗条锈病表型完全连锁,且该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丧失,说明该基因能够提供抗条锈病的功能。
西南大学申请的专利6(发明人:曾凯芳;陈鸥;姚世响;易兰花;朱容)公开了盔形毕赤酵母分泌蛋白PgAsp1及其在制备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保鲜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证实,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柑橘果实上瞬时表达分泌蛋白PgAsp1,能一定程度抑制柑橘果实绿霉病的发病和病斑直径的增长;本发明从盔形毕赤酵母中挖掘出具有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分泌蛋白PgAsp1,不仅丰富了盔形毕赤酵母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机理,拓宽了拮抗酵母在果实保鲜领域的应用方式,也为柑橘果实采后绿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3、烟草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6(发明人:竹内贵规;新井雅雄;宇田川久史;真笼洋;西口辽;高仓由光)提供低生物碱含量的烟草属植物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抑制编码天冬氨酸氧化酶AO2的基因功能降低烟草属植物体的生物碱含量。
四川省烟草公司广元市公司申请的专利8(发明人:张启莉;俞世康;顾会战;何佶弦;母明新;冯建英;李立芹;杨尚谕;鲁逸飞;王小东;鲁黎明)公开了一组烟草NtDTRG基因序列及其在开发防干旱烟草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对烟草NtDTRG基因序列的~片段进行人工干预突变,提高了烟草抗干旱效果。
4、番茄
合肥工业大学申请的专利4(发明人:张华;孙忱;姚改芳;胡康棣;孙红叶;颜龙飞;肖钰薇)和X(发明人:姚改芳;张华;孙忱;胡康棣;孙红叶;苟沙沙;安欣)分别涉及一种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基因SlCAS1和一种抑制番茄果实成熟的基因SlWRKY71。
本发明通过从番茄中得到SlCAS1和SlWRKY71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设计靶点,将靶点连接到载体CRIPSR?Cas9上,利用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植物,获得基因编辑植株,对基因编辑植株进行了分析。
5、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4(发明人:赖锦盛;李元;宋伟彬;赵海铭)涉及诱导玉米单倍体产生的基因ZmKNL2及应用。
本发明诱导玉米单倍体产生的基因ZmKNL2及应用,公开了制备植物单倍体的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证明,玉米的ZmKNL2突变能够导致玉米母本单倍体的产生,对于揭示ZmKNL2在玉米母本单倍体产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伊纳瑞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2(发明人:斯科特·A·贝文;亚当·P·乔伊斯)涉及用于在大豆中表达RNA指导的核酸酶和DNA结合蛋白的改进多核苷酸。
本发明提供了RNA指导的核酸内切酶(RGE)、RNA指导的切口酶(RGN)和RNA指导的DNA结合蛋白的增加的表达的合成的多核苷酸。并提供了上述多核苷酸在大豆植物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申请的专利5(发明人:陈匡时;吴若楠;秦金珊;吴小天)公开了一种研究Cas9蛋白识别靶基因位点时构象变化的方法,通过改造sgRNA的SL2区域使Cas9蛋白能够固定于玻片上并且保持功能,并对Cas9蛋白的突变型C80S/SC/CS/SC进行FRET荧光对标记,从而能够基于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真实地反映Cas9构象状态,为体外研究CRISPR/Cas9体系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对设计具有优化性质的Cas9并使其发挥新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8(发明人:陈书霞;张婷婷)涉及与黄瓜叶片黄化突变紧密连锁的InDel3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InDel3分子标记位于黄瓜Gy14基因组DNA第7号染色体InDel21和SSR标记之间的18.6kb区间内,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在?bp之间。利用该标记对黄瓜叶色黄化突变和杂合位点进行快速检测,通过与InDel3分子标记的关联可在种子时期快速确定黄瓜植株叶色的表型、进而实现快速辅助育种以及黄瓜种质选育,筛选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株;筛选黄瓜具有特异光合作用特性的种质材料,为黄瓜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