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从一开始,爱情就是一件浪漫的事,而婚姻,却是一件庄严的事。”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把爱情比作美好,而把婚姻比作坟墓的原因吧!
一、“矫情”是爱情的保鲜剂,是婚姻的破裂源看过一句话记忆犹新:
“爱情中最好的状态,一个闹着,一个笑着,一个哭着,一个宠着。”
这是谈恋爱时大部分情侣都会经历的相似的相处方式,为了让对方哄着、宠着,可以没事找事地“矫情”:故意闹,故意哭、故意不讲理……
可在大部分人的婚姻里,故意“矫情”基本上得不到想要的反馈了,偶尔“矫情”一下,对方可能会象征性地哄一下。
再次“故伎重演”时,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厌烦,甚至反感。
接着“表演”下去,可能会点燃婚姻破裂的导火线。
白岩松问过大家一个问题:
晚饭后,老公在看电视,女夫人在织毛衣,孩子在写作业,一晚上没说多少话。到点热水泡脚,洗洗睡了。
看到这里,好多人的回答是:这么平淡无奇的日子,看不到任何浪漫,还是早点散了吧。
可白岩的解释是:
“但我告诉你们,这是最幸福的一种生活状态。”
婚姻是把爱情的浪漫变成了平淡,再无力撑托起“矫情”的波澜,也没有了可以“矫情”的环境和源泉。
二、“矫情”在爱情里是可爱,在婚姻里是做作“你饿了么?——我是面包!你冷了么?——我是蒙古包!你生气了么?我是沙包!”——网络名言。
谈恋爱时,你可以把自己的“委屈”和“矫情”尽情地扩大、渲染,因为越这样,“接盘侠”越觉得你越可爱。
如果你不“矫情”,可能还会让ta感觉你忘了ta的存在,或许是你不爱ta了。
可到婚姻里,可爱会慢慢地走向它的反面——可恶。
一位长相特别漂亮的朋友,婚前被准老公宠上了天,可以说她的一个忧郁的眼神,都能让准老公围着她哄半天,更别说掉点眼泪了。
结婚后,有一次,不小心被纸片划伤了手,看到她哭后,她老公说:
“又怎么了?有什么事说呀,哭什么!别整天有事没事做作了,好吗?”
她老公压根儿就没看见她被划破的手,摔门而去了。
那一刻她才明白,在婚姻里,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蛮横无理”下也被宠着的女孩了。
被宠着,是所有恋爱中女孩的专利,而对于女人来说,是一件奢饰品,只有幸运的人才能拥有。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里写道: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宕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不再矫情,不是对无奈现实的妥协,是长大的标志,是明白了婚姻和爱情区别的开始。
三、“矫情”是爱情的快进键,是婚姻的删除键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在爱情中,一个真正聪明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她有自己的生活,不过多期待男人,给对方应有的空间,也给情感应有的距离。”
我想说,这不是爱情中一个聪明女人应有的样子,而是婚姻中一个女人必须有的样子。
如果在爱情中的女人没有一点“矫情”的话。那步入婚姻殿堂的概率是不大的,
爱情是感情的。婚姻是理性的。
没有“撒娇”和矫情的爱情,怎么让人感觉到感性的美好,爱情的甜蜜?
“矫情”,是爱情的快进键,可以加速爱情的发展。
而对于婚姻来说,“矫情”就变成了删除键。
婚姻里,可以有关怀备至,可以情有独钟,却不可以继续“矫情”,“矫情”基本上没了买单的人。
爱情,是两个人的开始,婚姻,是过日子的开始。
过日子是要承担责任的,物质的、精神的都要承担。
婚姻,在一定程度上,要让自己恢复到恋爱之前的独立性:靠自己也可以。
还要证明:只是两个人会更好。
爱情是“矫情”的摇篮,步入婚姻后,爱情更多地变为亲情,摇篮不再,让“矫情”消失,让独立展现。
结语薛兆丰在《奇葩说》里说过:
“爱情发生的概率本来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两个人注定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在全世界70亿人口中,他们基本上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所谓婚姻,也不过是两个人合伙办企业,签合同。”
我想说,基本上没有机会。不代表一定没有机会,只是从爱情步入婚姻后的人们需要意识到的是:
“矫情”是爱情的专利品,而在婚姻里是奢饰品,奢饰品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反正“我”没有那么幸运,“我”的幸运是让努力的自己越来越优秀!
我是邯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