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食品添加剂,很多人并没有好感,甚至有些怀疑和抵触,认为添加剂少或者没有的食物才健康。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对于保证食物的安全至关重要,之所以会有人产生误解,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所致。添加剂的滥用,多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因此,在购买食物时不要刻意追求太漂亮、好吃的食物。
干货制品———警惕二氧化硫超标
最容易被“美容”的干货当属银耳,正常的银耳呈淡黄色,经硫黄熏蒸后,外观变得饱满充实、色泽特别洁白,但存放时间稍长,约10~20天又会因与空气接触而氧化还原为原来的黄色进而发红,此类银耳中的二氧化硫往往会超标。购买银耳时除了看颜色外观,还可以闻一闻是否有气味。此外,干辣椒、枸杞、开心果、腐竹、黄花菜等也容易被硫黄熏蒸。正常的产品颜色均偏暗,比较干燥,硫黄熏蒸后颜色过于鲜艳或洁白,色泽发亮,看上去特别干净、饱满,闻之有刺激的气味。
熟肉制品———警惕亚硝酸盐超标
亚硝酸盐是允许加入到加工肉制品中的一种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和繁殖。但如果过量摄入,会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让血氧无法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日常饮食中还是应尽量少吃熟肉制品,如果要购买散装熟肉制品应到卫生条件和信誉好、有经营许可的正规商场超市和烧腊店,谨慎购买集贸市场常温露天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尤其是颜色鲜红、香味浓郁的制品。购买预包装熟肉制品时仔细查看标签,其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腌菜———警惕着色剂超标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渍菜(也称为腌菜)排名第一,主要存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另外,有的腌菜为了少放点盐避免口味过咸,同时又避免微生物过度生长,还会出现防腐剂超标。当然,腌菜并不是一种健康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养成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
水产品———警惕保鲜剂超标
俗话说“吃活不吃鲜,吃鲜不吃冻”,很多人在选择水产品时更注重新鲜度,市场上鲜活或冰鲜水产品的价格,也要比冷冻的水产品高很多。很多商贩为了让水产品卖相好看,会使用一些“保鲜剂”,如有媒体报道的洗虾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草酸、柠檬酸或亚硫酸钠,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一些需要水发的海产品,如水发海参、水发鱿鱼等,需要警惕甲醛超标,此类水产品往往颜色白亮体积肥大,闻之有刺激气味。购买水产品时首先要看,看鱼身的色泽,颜色太过鲜亮的购买要谨慎,同时要看鱼的眼睛是否明亮。其次,应该用手摸,看鱼肉是否有弹性,保鲜剂泡过后的水产品弹性会下降,且表面的黏液也会减少。最后就是闻,看水产品是否有刺激气味。
作者:王立辉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