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吐了最近你常买的这种水果,放两个月都

又到了沃柑大量上市的季节但你知道吗?这种水果是经过抑菌农药浸泡或喷洒后才运到市场的这在沃柑主产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样的水果真能放心吃吗?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记者前往沃柑产地暗访调查发现,沃柑经采摘后被送到洗果厂,需进行清洗、打蜡并浸泡抑菌农药保鲜。

而在浸泡过程中,会混合使用多种抑菌农药,浸泡后的沃柑未经存储安全间隔期,直接被送往市场销售。

当地随处可见售卖沃柑的果商。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庄岸图

当地市面上销售较为常见的杀菌保鲜农药有抑霉唑、咪鲜胺、“24滴”、百可得等,这些农药均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注了“微毒”或“低毒”,规定的用法及用量多为到倍液,部分农药还会注明,处理的果实储藏若干天后才能上市。

一家洗果厂经理称,洗果厂用来清洗沃柑的水都是提前稀释过抑菌农药的,若担心浓度不够导致沃柑在运输中腐烂,果商还可自行购买农药继续添加。

洗果场用完的“百可得”包装袋。

沃柑是近八九年前才开始在我国种植的一种杂柑品种,最早在重庆四川地区小面积种植。

近几年,武鸣地区引进沃柑种植后,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里种出的沃柑果肉饱满,汁多且甜,迅速受到市场认可。武鸣也成为了沃柑之乡。

武鸣区有着“中国沃柑看武鸣”的美誉。

从事水果批发的果商刘罡(化名)告诉记者,随着武鸣沃柑在国内柑橘市场迅速走红,近些年每到年初,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果商聚集在武鸣收购沃柑,为避免沃柑在运输途中腐烂,沃柑采摘后浸泡抑菌农药成为必要工序。

刘罡称:

一些果商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进行稀释,沃柑浸泡过药水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储藏降解,甚至一些农药店为了多卖货,在指导果商用药时,只是一味强调防腐效果,诱导果商违规用药,为沃柑市场带了一些尚不可见的“隐忧”。

果园内有工人正在用泡过抑菌农药的水浸泡沃柑。

3月11日,在武鸣区太平镇附近的一家洗果厂内,一些工人正在对运来的沃柑进行清洗、打蜡、装箱。

在轰鸣的洗果机上,大量沃柑混合着乳白色液体从机器中翻滚而出,顺着传输带被一批批运往洗果机的另一端,这是沃柑进入洗果厂后的第一道工序。

洗果场内清洗沃柑的水兑过除菌剂后呈乳白色。

在洗果厂负责人带领下,记者看到,在洗果机旁边的纸箱内,存放着大量被使用过的除菌剂包装袋,包括百可得、咪鲜胺等。

该负责人说,经过药水清洗后,这些沃柑还要经过打蜡,让果面保持鲜红透亮后才可装箱运走,“全部处理完成后,只需要晾晒一两个小时,等蜡干透不再粘手就可以直接上市。”

抑霉唑药瓶上明确标注安全间隔期为45天。事实上,柑橘等水果上市前浸泡除菌剂防腐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许多抑菌类防腐剂也是经过国家农业部门批准的,但在水果产地,许多人都知道除菌剂滥用的情况。

一名果农说↘

自家地里种的沃柑集中采摘后他们便不会再吃,“我知道那泡了药的”。

另有一名果农称↘

即便要吃,也得等二十多天之后才吃。

百可得包装袋上标注的距上市安全间隔期为30天。

据广西柑橘行业协会会长许立明介绍:

沃柑每年12月到次年4月底为采摘季,有五个月的销售时间,整个广西沃柑的种植面积达多万亩,其中南宁武鸣区的种植面积有40多万亩,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亩产两吨到三吨。

对于沃柑在采摘后使用百可得、咪鲜胺等除菌剂保鲜的问题,许立明表示,使用保鲜剂是国家明确容许的,在一定用量上对果品和人体没有伤害,果品使用保鲜剂浸泡之后无需间隔安全期等待上市,可直接运往市场。

农药店里随处可见的抑菌农药水果批发商刘罡却有自己的看法:尽管除菌剂的使用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但一定是在规定的用法用量下才能保证安全。虽然擅自增加浓度会提高成本,但如果因为浓度不够导致水果腐坏,果商要承担的损失则更大,加之有农药商为了多卖药诱导果商加大剂量,除菌剂滥用的情况才逐渐出现。管理部门是咋说的?

记者以果商身份向农业农村部农药处咨询,一名工作人员称,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除菌剂。

如果果品在浸泡除菌剂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处储藏降解,很有可能会在果面留下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一旦发现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可及时向当地农业厅举报。

网友声音:大参林

看完吓一跳,真心不敢吃了!

牛奶可乐

吃的沃柑竟然是这样的?

kawal

明天去超市,问问能退货不。

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姜学峰

审核:张雷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0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