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地区被梅雨季困扰,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水分,空气相对湿度大多在90%以上,个别时间甚至高达98%,不但衣物被子是湿漉漉的,人的心情也是湿漉漉的。
梅雨天,饮茶
每到这个时节,收藏茶叶的朋友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上,因为只要稍不注意心爱的茶叶就会吸潮变质。轻者失香,重者霉变,梅雨季是一年当中茶叶最容易发霉的时期。为什么茶叶在梅雨季节最“脆弱”呢?
茶叶,为何怕梅雨
茶叶贮藏含水量常规要求在7%以下,在适宜霉菌生长的温度下,当茶叶含水量达8%以上时就可能发霉达到12%时,霉菌就可大量孳生,产生霉味,在阴雨天,茶叶裸露在外,一小时后含水量就可以增加1%,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茶叶的吸水量就越多,就越易导致霉变。
茶叶的四大劲敌
空气的湿度对茶叶变质有着极大影响,造成茶叶发霉变质的主要原因便是潮湿,一旦空气湿度超过70%就会因吸潮而发生霉斑,进而酸化变质,霉菌的一部分菌丝生长在潮湿的空气里,如果环境过于干燥霉菌就不能生长,霉菌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以维持其正常的代谢活动。
其次,茶叶怕高温,茶叶在贮藏的过程中,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第三,茶叶怕阳光,茶叶在储藏过程中,受到光线照射会影响品质,甚至失去饮用价值。
第四,各类茶叶均害怕异味,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波极不稳定,能够广吸异味,因此,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就会吸收异味而且无法去除。
由此可见,梅雨季与盛夏的轮番蹂躏下潮湿+高温+阳光+异味的各种侵蚀,真的给保存茶叶带来很大挑战,一不小心就受潮变质了,较高的温度也很适宜霉菌的生长,此时如把受潮茶叶放在阳光下曝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影响茶叶的外形和色、香、味,那么,茶叶应该用什么办法保存才最安全呢?
密封保鲜法
使用密封效果好的容器能高效保护茶叶,玻璃、金属等器皿比较好,无异味的塑料盒或塑料袋也可以,很多茶友喜欢使用紫砂缸存放茶叶,但由于紫砂缸有较强的透气性,以及盖子和罐身不够密封,使用紫砂缸保存茶叶时,可以在缸和盖之间垫一层纸增加密封效果,对于非密闭存储的茶叶,如普洱茶等黑茶类茶叶,我们可以把茶叶装进纸皮箱保存,最好是使用两层纸皮箱存放,箱口用封箱胶封好,并放置在离地离墙的地方。
降低空气湿度法
要降低空气湿度,如今可以通过家用抽湿机方便解决,是目前为止最为高效的防潮方式,空调也是我们日常常用的抽湿设备,使用空调抽湿,我们可以把空调温度设定为低于室温2—3度,并开启抽湿功能,很多人也会使用木炭防潮,但其实木炭对吸湿作用并不大,更多的是用于去除异味。
回炉再造法
把受潮的茶叶放在干净的铁锅或烘箱中,用微火低温烘烤边烤边翻动茶叶,直至茶叶干燥发出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真空抽气充氮法
将备好的铝箔与塑料做成的复合袋,采取一次性封闭真空抽气充氮包装贮存,也可适当加入些保鲜剂,但一经启封后,最好在短时间内用完,否则开封保鲜解除后,时间一长同样会陈化劣变。
冷库保鲜法
这种大量保鲜贮存是不加任何保鲜剂,纯属物理保鲜,只要库房建筑合理,库温保持在-4℃至2℃不变即可,但茶叶出库前必须要经过抽真空保鲜处,否则茶叶曝露空气中,由于外界冷热相遇,水分和氧气会形成水汽,凝结在茶叶上加速茶叶劣变。
瓦坛贮茶法
另外,古人还有“瓦坛贮茶法”,“热水瓶贮藏法”的说法,茶友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无论使用什么方式防潮,应尽量减少室内外空气流通,有经验的茶叶收藏者,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存茶方式,毕竟久病成良医,我们都是付出了很多茶叶变质的代价,才懂得如何与茶一起顺利度过梅雨季的。
最后,祝大家和茶都坚挺度过梅雨季,接受盛夏暴雨的又一轮袭击!